采访者: 左瑞杰 庆阳市艺术研究所所长

被采访者:马立武 我市著名书法家 中国书协会员 2014年一年之内连续11次中国书协举办的书法大赛入展者

采访时间:2014年7月6日

采访地点:马立武书法工作室

一个盛夏暑热的下午,在朋友的引荐下我有幸见到了我市著名的书法家马立武先生。马立武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 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庆阳市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近年来,他在书法艺术创作上上颇有成绩,光今年一年就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各类全国书法大展(赛)上入展(获奖)11次。带着求教的虔诚,带着采访的准备,我和马立武先生关于书法艺术创作的诸多问题进行了一次面对面心交心的对话。

左(左瑞杰,以下简称左):马老师,昨天我们一起在镇原县街道冒热顶暑参加了救助屯子中学花季少年的书法义卖活动,今天的《陇东报》头版都已经做了报道。《甘肃广播电视报-庆阳周刊》也作了报道。有人说,你是一个深居简出的人,很少参加社会上的应酬活动,你为啥却破例参加镇原的这个活动?您觉得一个书法家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会影响你的创作吗?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马(马立武,以下简称马):我平时由于教学、临帖和创作等工作,确实很忙,也没有时间去参加一些社会应酬活动。我觉得一个书法家,首先是心要静,要能沉下来,坐得住。但是,像镇原这样的书法义卖救助活动,我应该去。这不会影响我的创作。一则因为我是镇原人,家乡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应该回去,为家乡贫困的孩子捐款资助,做点实事。我觉得这是一个书法家的责任。二则我历来认为,一个好的书法家,首先是一个慈善家,不但要对社会有回报之心,而且还要有善举之义。对于一些重大的救助扶贫的社会公益活动都应当积极参加,奉献力量。

左:你这几年书法创作成绩斐然,光今年一年,你就连连在全国书法大展中入展获奖。你的成功经验是什么?你觉得目前一个成功地书法家最大的缺失是什么?应该如何完善自己,弥补这些缺失?

马:这几年,我在书法上做了艰苦的努力实践和研究创作。我觉得也不能算就是成功。只不过是一次成绩显著的进步。要问经验,那只能说是只有一条就是,静心修炼,精心实践,尽心创作。一个书法家或者说是书法爱好者首先要能静下来,要能坐得住,艰苦临帖,刻苦练习,好好创作。除此而外别无他路。更无捷径。我对我的作品,在出手的时候,非常在乎,十分审慎的。不好的精品,绝不出手。

要说当前书法家的最大缺失,在全国,我无权说,在全省,我不能说,在咱们市上,我只能说我的感觉。那就是对于书法的修炼,拼到最后,都是拼学养。也就是说一些书法家最大的缺失是缺乏学养。书法艺术和提升学养息息相关,不可分离。学养高,书法的境界就高。学养低,书法的境界也就低。读书不够,学习不够,研究不够,特别是理论研究不够,导致一些书法家为功利所惑,方向迷失,因而表现在作品上,就是软弱、苍白、无力,低俗。像这类作品,发表的时候,就要再三审慎,不要轻易示人。其完善弥补的方法就是读书、补课和充电。加强自我文学修养,提高自身整体修养水平和理论研究思考能力。

左:那么,怎么学呢?都要读那些书呢?

马:首先从个人修养做起。读国学,读传统文学经典的东西,比如唐诗、宋词和古文字学。如《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的散文》等。主要要加强学识修养,大开眼界,培养性格。磨练能坐下来坐得住的静心和定力。此外,还要多读一些史学、哲学等方面的书。比如,多多研究中国书法史和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特别是要读读许慎的《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还有《尔雅》,这些都是古文化,汉语汉字文化,学书法的人可谓不可不学。所以,要以此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学识修养,磨练自己的眼力,提高自己的鉴赏和识别能力。所谓补课,就是要弥补自己在书法艺术学习上只注重技法技巧而不注意理论修养的文化理论缺失之课。所谓的充电,就是要不断更新知识,不断积累学养,不断思考变换。师古不泥,温故知新,推陈出新。这些都是学习书法的最基础所在,必不可少。当然还要加强其他多方面的修养如绘画、音乐、舞蹈等。这个,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兴趣,增强顿悟能力。要爱艺术,懂艺术,把艺术当乐趣玩,不要使之成为负担。而且路子还要正。

左:好,谢谢你,马老师。你刚才说,学书法要加强多方面的艺术修养,书法学习还和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都有关系吗?

马:有,这一点是肯定的。坦率的说,艺术是相通的。书法本身就是美得线条艺术。我原来是搞绘画的,都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我感觉书法的一些东西如章法布局、技法技巧等等都和绘画特别是国画的章法构图道理是一样的。绘画中构图的一些线条笔法都是以书法笔法线条为基础。书法功底弱了,画出的画的线条就柔弱无力,无精打采。书法和音乐也有关系。音乐讲强弱快慢起伏高低等节奏,讲气韵旋律。书法也一样。比如,书法特别是在草书中,也讲求整篇书法作品的气韵旋律和快慢节奏。一副好的草书作品如一支无声的音乐,把人能陶醉了。有人形容书法就是用毛笔在宣纸上进行跳舞,其实书法就是无声的舞蹈。实际情况就是这样,只要你创作进入境界,你就会随着你的情绪起伏和你对艺术的理解行笔自如的陶醉在你的创作之中,你就会对你的作品做一个如诗如歌如醉如痴的大胆开拓。这里面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其道理是一样的。

左;马老师,你这几年在书法创作上成绩非同寻常,但是很少看到你在一些公开场合露面。但是有一些书法家,自称是书法家,却不可一世,到处吹牛,坑蒙拐骗,有的甚至头衔品牌一大堆,可是作品质量却一般般,甚至拿不出手,你对这种书法圈里的怪现象如何看待?

马:你提出的问题是一个尖锐问题,也是一个市场经济刺激下的书法圈里的普遍问题。这里,我不想批评任何人。但是我要对书法圈里的这些“知名人士”做出一些规劝:这说到底是学识浅薄,修养低下,水平差劣的问题。在书法修炼这条道上,只要你下功夫练习,只要你精细临帖。你的作品自然的会在格调上、面貌上、底蕴气息上提升层次,高人一等,社会上自然有一些人会慕名而来。你自己不学习,不修养,不读书,不练字,光靠吹牛皮,耍嘴皮子,哄人骗人过日子,终究有一天,你会图穷匕见,被人揭穿,你会失败的。这个艺术圈子里的竞争拼比方式是一切靠作品说话,靠艺术水准说话。这里,我告诫大家一点,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证绝不是待遇证。更不是政治待遇证。他只能说明你当时参加展览的时候作品够格。至于以后,你可以在投稿检验。当然,你写的好坏,书协会员的级别也就是你水平的级别,但是这不是终身的护身符,更不是传家宝。因此,没有必要以此而骄傲,更不能目中无人,不可一世。

左:马老师真是一个谦虚的人。这几年,我一直在关注一个现象。那就是,我市的书画市场发展很快。全国的书画名家在庆阳来得多,来得勤,卖得也快。但是其水平和作品质量也很一般。有的甚至还不如咱们市上的一些书法家的作品。但是他们都在我市卖得很快,这是什么原因?

马:这是一个关于书法市场和收藏的问题。我的看法是,这几年,确实是这样。甘肃庆阳,甘肃镇原,书法收藏和书法交易在全国都出了名。都很有名气。可是,我市的一些收藏家,却是总是相信“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总是相信“外来的书法家总是比庆阳的书法家写得好”,所以就盲目投资,盲目收藏。致使庆阳的大量资金被外地的书法家拿走。“肥水流了外人田”。更可笑的是,一些咱们市上的收藏家,自己在买的时候都不知道作品咋样,盲目收藏下“作品”后,却拿来让我检验看谁的字能值多少钱,等等。这种盲目收藏,盲目跟风的一些怪风应该停止。这种“自己人看不起自己人,自己人不服气自己人,自己人打压自己人”的怪现象应该结束。

左:马老师,你对你的书法作品如何评价和定位?你今后的努力方向是怎样的?

马:现在说定位,还有些早。我只觉得我是一个书法工作者或者说自己是一个书法艺术的研究者、爱好者。当然,我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有一些成果。这都是我近15年来艰苦努力,苦苦奋斗,苦心经营的结果。我的常人难以做到的付出和常人难以理解的修炼和定力得到了暂时的回报。但是我轻易不给人写作品,特别是应酬之作。写的不好的作品,宁可撕掉,废了,都不能随便流传。这是我苦心修炼的结果。说到今后的方向,---以书法为职业,为朋友,加强修养过常人的生活这一点是肯定的。其次,我想把书法当做一个事业来干。比如在书法教育上,我想多做些研究,多做些工作,多做一点成绩,多培养些学生,多培养一些庆阳书法的小明星和未来的中坚力量。这也许就是我未来的打算或者说是目标。目前,实际上,这几年,我一直向这方面努力着。

左:马老师,现在当前,有一些急功近利的所谓的书法家,自己书法作品格调俗气,不甚高古,屡屡投稿,被拒之于书法展赛门外,但是却仍然痴心不改,还想努力,却进步不大,很苦恼,请问马老师,遇到这种情况咋办?

马:呵呵,你说的这个问题很重要,咱们市上,包括我的学生等一大批有相当发展潜力但是学习方法不对头的书法学习者都面临这个问题。这些人包括你至少不能称之为家,应该说说是书法爱好者,攻读者,或者研究者。以你为例。你的字很有灵性。你本人文学功底很深,理论基础也好。特别是你写草书胆大气足,很有个性和霸气。就是你临帖不扎实,缺乏古人气息。入帖成分较少。像你这样深入在书法艺术泥潭的人很多。

左:谢谢马老师的指点,那我如何更改这些弊端,如何在我的书法上在提升一步呢?

马:我刚才说了。遇到这种情况很苦恼。你目前要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做到八个字:去我入帖,继承创新。

左:去我入帖,继承创新怎么讲?你是怎样看待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马:就是你要扎实的认真地静下心来,盯准一个帖子,不放手,仔细的临。像割去你身上的疮疤一样忍痛割去你的书法作品里面的“自我习气”,坚决向帖上靠拢,继承学习古人传统帖子里面的优秀成分,丰富自己的创作学养。千万不要在有些人所谓的“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的错误理论指导下,胡写乱画,一味创新。这不行。这样的结果只是你写的书法作品“我字体”占统治地位,结果,你的作品始终没有古人“闲雅”“高古”“空灵”“中和”“雄浑”等气息。这样的作品,没有韵味,没有神采,没有灵魂,不能算是上品。所以,你要提高技艺,提升作品内涵,提升层次和作品质量,你就要一味的临帖,临帖,再临帖。否则,再练十几年二十年,还是老样子,不成功。这就是先继承,入帖,再创新,出帖。

左:谢谢,马老师的指点。那么,你一天是怎样安排你的书法生活的?

马:我是个直人。有啥说啥。我一天基本上是不参加啥活动,也很少做宣传。基本上,如果没有啥事情,我就一直蹲在书法室习字临帖。基本上是三分之一时间读书思考,三分之一时间临帖,三分之一时间创作。加上,周末还要带学生,上课。所以,我很少出门。

左:这样的枯燥日子,你习惯吗?

马:枯燥?能枯燥吗?那是你没有习惯,没有进入境界,没有享受到书法给你带来的快乐,更没有静下心把书法当朋友,当艺术来玩。只要把帖临进去了,你就会觉得其乐无穷。不知不觉得一天就完了。这也是一种“玩”。“玩艺术”“玩心情”“玩笔墨”。你看你怎么“玩”。只要得法,你就会自然找到“窍门”,找到“乐趣”,“玩” 出真谛和趣味。

不知不觉得,三个多小时,就在我俩的“玩味”中过去了。我问的仔细,马老师答得专业。我也借这个采访的机会认真地进行了求教,真是受益匪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