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甬剧《典妻》的创新

昨前两晚,以戏剧演出为主的逸夫舞台出现了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始以来的最佳上座,宁波甬剧团演出的甬剧《典妻》以其崭新的舞台风貌引起了观众的浓厚兴趣。甬剧作为一个地方小剧种,以开放的姿态汲取其他剧种的长处为己所用,更是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
甬剧《典妻》讲述的是发生在清末民初浙东农村的故事,这种把妻子典给他人生孩子的荒唐事离现在的生活似乎已十分遥远。编剧罗怀臻在忠实小说原作语言风格、地域风貌和思想涵义的前提下,强调了人性化的主题,从而拨动了观众的心弦。大幕一拉开,那具有浓郁水乡风情的舞台布景就一下子吸引了观众。江南农舍前的石板路上沾着青苔,雾气缭绕中,一条真实的水带,仿佛是一条小河出现在舞台上。滴滴嗒嗒的水声夹杂着春宝娘捶洗衣裳的啪啪声,营造出独特的氛围。由上海戏剧学院周本义教授设计的舞美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随着剧情的推进,茅草小屋与深宅大院,崎岖山路与潺潺溪流自由转换组合,显得十分生动流畅,新意盎然。
甬剧作为一种滩簧戏,传统上重唱轻做,不很讲究形体表演。而《典妻》有意识地引进了现代肢体语言和歌舞剧中的形体动作,并创造性地将它戏曲化,用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提升了甬剧的表现力。
这一创新处在重头戏“回家路上”表现得最为充分。3年期满,妻离开秀才回转夫家。一路上,她想念病中的大儿子春宝,又牵挂着年幼的小儿子秋宝,痛苦矛盾的心情达到了高潮。舞台上,扮演妻的王锦文与两个轿夫先有一段行走山路的表演。只见她边唱边走,时而是她手搭着轿杆走,时而是轿夫围着她转,时而是她在前面迈步轿夫在后面舞轿,3个人分分合合,在舞蹈化的动作中产生种种造型,其节奏的快慢又和主人公的内心变化相合拍。观众看了,可以感到她虽没有真的坐在轿中而其实就是在轿中,山路的崎岖、心情的跌宕也同时传达出来了。这正是虚拟化的戏曲表演所具有的奇妙舞台效果。
紧接着,妻先后看到出嫁的新娘、改嫁的寡妇、一群玩耍的孩子,于是抒发种种感慨,甚至产生了幻觉。独特的灯光设计使舞台上出现了她与两柱光束对话的场面,象征着她与自己两个孩子见面。这样的光束不是演员,胜似演员,也是虚拟性的表现。“回家路上”这场戏有整整20分钟,演员既歌且舞,虽然情节并没有推进,却能把观众的情绪推向高潮。
《典妻》是一出现代戏,但它的改革非常注意身段美、舞蹈美,把现代性同程式、虚拟相结合,从而显出了品位。(记者 陈竹)

(摘自 《新民晚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