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戏剧理论家 郭汉城
文化部主办的“全国部分省市农村小戏晋京调演”,从2000年5月19日开始,已经演出了七个省的三十五台剧目。看了这些剧目我感到十分兴奋,它们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农村的新生活、新面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它们直接取材于生活,真实生动,生活气息浓厚,与农民的思想感情密切联系。二、它们短小精悍,形式多样,轻便灵活,简中求美,适合广大农村的演出条件。三、它们的地方特色和剧种特色鲜明,为农民群众所熟悉、喜爱,乐于接受。特别是语言通俗流畅、幽默风趣,表现了农民的乐观主义精神。四、演员绝大部分是业余的,有农村基层干部,也有普通工人、农民。他们长期在基层演出,掌握一定的戏曲表演技巧。更重要的是,他们熟悉农民的生活习惯、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所以常常能在表演中闪现出新意与亮点。
所谓“小戏”,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它们小。短的二十分钟,长的一般也不超过三十分钟。但不要因为小就低估了它们,大有大的价值,小有小的优势,正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的价值,是不能以大小、长短来衡量的。有人评价这些小戏“戏小意义大”,这个评价很概括,也很精辟。我以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个方面是当前我国广大农村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农民十分需要文化,需要戏剧。由于小戏具有轻便灵活、便于普及和为农民喜闻乐见的优势,正好能够发挥它们独特的作用。我在调演中看到的剧目,内容健康,歌颂农村的新人、新事、新道德、新风尚,批判落后的封建意识和个人主义意识,具有先进文化的性质。它们既能满足当前广大农村迫切的文化需要,又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第二个方面是关于戏曲本身的。从长远看,农村小戏的普及将对戏曲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戏曲面临严峻的形势是观众日渐减少,出现这个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古老的戏曲艺术与时代存在着距离,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进行推陈出新,消除与时代的隔阂。半个世纪以来的戏曲改革,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现代戏的趋于成熟就是最重要的成果之一。然而戏曲与观众的分离,并不都因与时代的隔阂,也有工作失误上的问题。广大农村需要戏曲,由于体制上、审美上种种原因,戏曲却不能真正深入农村,以致失掉了这个地区最广、人口最多的重要阵地,削弱了与广大农民群众的联系,这是一个严重的教训!戏曲原本产生于民间,扎根于民间,繁衍生息,绵延不断。世界上许多民族的古老戏剧早已消失,惟独戏曲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原因就在于此。有人说,“中国戏曲是打不倒的”,其支持者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戏曲只要不脱离人民,尽管会遭受种种波折,终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花大力气把农村小戏向广大农村普及,是一个战略性的措施。
农村小戏的兴起,也如其他民间戏曲的兴起一样,是依靠自身的优势,顺应时代的要求,其前景是广阔的。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思想艺术质量的提高。今天的农村,已不是旧社会闭塞落后的农村;今天的农民,也不是旧社会没有文化的农民。随着农村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农民的审美要求也会不断提高。农村小戏只有依靠质量,才能不断开拓、发展,守住这块重要的阵地。 《人民日报》 (2001年04月10日第十二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