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的真实性程度是立论成败的关键。笔者在写作过程中曾发现某些演员的技术性实物(唱片)与其人舞台实际演出明显不符的现象。料其因有三:一、初兴录音技术时,演员不习惯,即使是名演员也往往精神紧张、以致舛错。如谭鑫培在他录的《战太平》中竟致颠倒了两个唱句。二、过去没有密纹唱片,录音时间很受限制。好多演员怕受促迫,或化长为短,或舍繁就易,或一段未毕即拖一长腔而草率了结。前者如杨小楼在舞台上演《长坂坡》,唱至"又见简雍倒埃尘"时,"倒"字必用长滑音,而在录制唱片时则不滑平唱而过。后者如高庆奎的《逍遥津》唱至"猫鼠相随"处,在舞台上并不为止,下面还有"欺寡人"数句,只好拖一长腔加一锣刹尾。再如马连良的《翠屏山》,因时间富余,又多唱了两句。三、录音同舞台演出的演唱条件不同,不能如实记录演员的演唱实况。如有人嗓音较小,经扩音器放大后反而十分响亮(余叔岩、言菊朋等);有人则因嗓大而富炸音,录音是被迫降低调门,听来令人叹息(如杨小楼、金少山等);更有甚者如时慧宝在录音时声音豪放竟致"震坏"机器。因而品余、言之腔,唱片胜似台上;闻杨、金之曲,舞台远胜录音。录音时演员释去了化妆、扎靠种种负重,唱一段可以从容休息,而舞台演出时绝无此种便利,任何演员也不敢在某一段唱腔上尽倾全力,否则文武带打,难于终场。笔者曾看过余叔岩的《战太平》舞台演出,一次也没有听到过如唱片中"头戴着紫金盔"四句那样激越高亢的唱腔。
(摘自 原《梨园周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