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张世麟的戏真过瘾”,这句话在五六十年代的天津观众中经常可以听到。当时张世麟在天津京剧团的地位逊于厉慧良,而天津的观众总是喜欢把厉、张比着看。厉可以把高登的霸气、色气演得淋漓尽致,可以把钟馗的正气、书卷气展示得恰倒好处,也可以把赵云的善战和儒风较好得表现,可是厉表现不好高宠的勇和猛。至于武松的刚、马超的狠恐怕也非厉之所长。当年在“中国大戏院”门前,听几个老观众议论:“厉慧良的挑华车起霸以后越唱越没劲儿,张世麟的挑华车越看越紧张。”笔者看过几十次“挑华车”印象最深的是六三年底或六四年初,张世麟演的那一次。当时不知什么原因,把张世麟和杨荣环从“天津京剧团”和“天津戏校”调到“建华京剧团”(董文华所在的团、大集体所有制)。在“中国”首演三场。其中有一场是张、杨和演的“霸王别姬”,在市团丁至云有时和李荣威演此戏,从未见张世麟演过。笔者看的一场是杨荣环演“贵妃醉酒”在前,张世麟的“挑华车”在后。那天剧场不仅暴满,后台都站满了人。张还是按老的演法,带宋王和李刚牛头山观阵,战死之前当台用手把印堂揉黑。整场戏从闹帐到挑车一气呵成,始终抓着观众。不论闹帐的骄、观阵的躁、枪挑兀术耳环的盛、大战黑风利的猛、挑车的犟,表现得层次分明。厉慧良的“挑华车”也曾看过,厉的拌像有点特殊,高宠头上上千斤。整出戏确有松懈之感,远不如看他的“艳阳楼”、“长坂坡”过瘾,最后的挑车可能由于厉有旧腿伤的缘故,简直可以说是草草收场。张世麟的“战冀州”,城下三摔真是脆、快、帅,他儿子张幼麟继承了这出戏,三摔“发展”的花梢了,可特点削弱了,观赏性和剧场效果未必好。但笔者认为,在当今这一代武生演员中,就“挑华车”这出戏来说,张幼麟还是上乘的。有不少演员演这出戏缺少一些阳刚气。张世麟在“战宛城”中饰张绣,初战典韦时,一个鹞子翻身接着甩出盔头同时起范摔叉,真是看一次一辈子都忘不了。这出戏大约是在五九年看的,记得是李荣威的曹操、关明林的典韦、王紫玲的邹氏、刘少泉的胡车。张世麟在“麒麟阁”中持双锏的鹞子翻身同样让人难以忘怀。张世麟在“狮子楼”中,戏叔一场,穿褶子,不同于盖叫天的穿箭衣、拿折扇,借助水袖刻画人物更方便些。杀西门庆时有用酒杯打掉西门庆鸭尾巾的动作。张幼麟正式学戏时已接近成年,有如今的成就足见其刻苦。春节前还看过他和胡小毛演的“三岔口”,这类戏如“嘉兴府”“铁公鸡”一样应非其所长。
另外,咚咚锵上引用的一篇报导说,“文革”中张世麟带着手铐脚镣到大会堂表演,恐有误,“文革”后张世麟先生曾在“戏剧电影报”上发表过“带着镣铐演戏”的文章,我想,张先生指的是精神上的枷锁,而非手桎和脚镣。
本贴由崇公道于2003年3月03日14:06:39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