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众多地方戏剧种中,像蛤蟆嗡、周姑戏、东路梆子等一些地方戏小剧种传承人稀缺。针对小剧种发展及人才现状,近日,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传承人表演培训班在山东艺术学院举办。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项目之一,该培训班的培训模式如何?对学员本身及基层戏曲院团发展有何影响?这些问题引起了外界关注。

放下光环再学艺

12月15日,经过为期1个月的学习,2017年山东地方戏曲小剧种传承人表演培训班教学成果汇报演出如期举行。25名学员陆续登台,表演了柳琴戏《花为媒》、莱芜梆子《杨三姐告状》、五音戏《王小赶脚》等剧目片段及男生“趟马”程式、女生身段“折扇组合”等。

49岁的刘永霞是青岛市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的演员,也是学员中年纪最大的一位。她1985年进团跟随茂腔名家宗金凤、张梅香学艺,先后主演了不少传统戏及《秧歌乡的故事》等新编茂腔戏。虽拥有全省地方戏中青年演员大赛一等奖等光环,刘永霞坦言,自己仍需补课。“比如,地方戏的亮相一般要靠自由发挥,怎样做到符合人物性格且又规矩、美观,经过老师的指导,我在身段、表情运用上豁然开朗。”刘永霞表示,对于戏曲演员来说,深厚的传统继承与必要的理论总结都很重要,培训班使自己开阔了眼界、获得了提升。

此次参与培训的学员中,40岁以上的学员有8位,年纪最小的只有21岁。44岁的枣庄市滕州市柳琴戏研究保护中心演员王艳玲说:“能得到这样的学习机会实属不易,我们这个年龄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一些剧目要向老师学、向学生传,借此机会总结、提升自己,也是为了增强传承责任。”

培训模式多样化

山东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姜慧介绍,此次培训班着眼于“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帮助传承人、基层戏曲剧团和民间戏曲表演团体的演员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和表演水平。培训班采取专业课、理论课、观摩研讨与排练演出相结合的模式,对学员进行业务能力提升。

“地方戏小剧种演员过去多数用以团代班的形式学艺,底子薄、基础差,此次学习重在舞台的严谨性、规范性以及演唱、发声技巧等科学方法层面。作为辅导老师,从基础、身训到剧目片段选择,我都注重训练学员的上述素养。”辅导老师段晓羚坦言,培训的目的不仅是让学员学一段戏,而是学习戏曲舞台表演的范式与规律,经过吸收,再运用到本剧种中去。

“这次我们不仅学习上下场、眼神、指法等一些舞台表演技巧,还聆听了高鼎铸、刘桂成等戏曲名家所作的专题讲座,并到北京观摩剧目。以往上场跟着经验、感觉走,现在要把学到的东西用进去。”王艳玲坦言,学习的系统性让自己受益匪浅。

在刘永霞看来,地方戏小剧种大多具备贴近生活、质朴灵动的特质。“地方戏传承有它的多样性。但生活化不代表随意和随便,借鉴成熟的表演规范非但不会削弱剧种特性,反而会丰富本剧种的活力。”刘永霞说。

带动小剧种与人才发展

27岁的王杰供职于滨州市惠民县棣州东路梆子演艺有限公司。“作为一个濒危剧种,东路梆子沉寂了几十年,近年来被重新挖掘,恢复了一些传统戏唱段,并创排现代戏。”王杰说,在此次表演培训班的学习中,老师与同学的敬业精神令其对传统文化传承信心倍增。

近年来,山东省文化厅联合山东艺术学院等,相继举办山东梆子表演高研班、山东地方戏曲作曲后备人才培训班、全省吕剧青年骨干演员集训班等,着力解决各门类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在临沂、枣庄、菏泽等地,围绕地方戏曲人才发展的长效举措也纷纷实施。“作为民间演出团体,这些年我们感受到了各级政府的好政策,自己的锻炼机会也更多了。蛤蟆嗡剧种也逐步走出沉寂,复排传统戏《三起轿》,并打造了新编大戏《武训舍情》。”演员吕昭明说。

“依托名家传戏工程,滕州市柳琴戏研究保护中心开展了传统小戏《拾棉花》的传习工作,今年,原创小戏《父女赶船》入选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泪洒相思地》《孟姜女》等传统戏也成为青年演员日常演出的主打剧目。各类传承活动有序开展。”王艳玲说。

吕昭明建议,在帮助现有专业人员提升技艺之外,后备演员梯队培养也十分重要,一些小剧种没有传承人的现象尤其值得关注。“希望政策、资金、师资等更大力度地向人才培养倾斜,合力促进非遗剧种有序传承。”他说。(孙丛丛)

(摘自 《中国文化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