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梦如歌——李仙花师生广东汉剧传承艺术专场”在广州举行,本次专场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联主办,广东省剧协、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改制前为“广东汉剧院”)承办。舞台上,李仙花带着一众学生在创新的基础上,重新演绎了其经典代表作《蝴蝶梦》其中四折,现场美轮美奂,令人沉醉。

李仙花是南粤巾帼夺“梅”(获得梅花奖)第一人,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期间创排的《蝴蝶梦》,曾在中国戏曲界引起强烈反响,也让她成为广东第一个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的获得者。

作为广东汉剧的第三代“掌门人”,从艺近45年来李仙花一直推动广东汉剧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正是在艺术之路上的不断坚守和创新,才使得她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情。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即便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刻,她也没有放弃这门艺术,正如她所言,汉剧是她的生命,“即使倒下,我也要倒在舞台上。”

谈 创新


总演老戏就没意思了

在业内,李仙花以敢于创新著称。李仙花也笑言,自己的身体细胞里总有不满足现状的因子,有股冒险精神,“越难的戏越觉得有嚼头。”

李仙花至今已经在舞台上待了将近45年,担纲主演的剧目就超过50个。她总在创惊奇。在担任省文联专职副主席后,她依然不舍舞台,将《金瓶梅》改编为《金莲》,扮演起了潘金莲。“老戏老演,那就没有意思了。我们要给观众呈现的是更加复杂的、多面的中国女性。”李仙花说。

《金莲》一剧中,李仙花颠覆原著,大胆改革,延伸了人物的戏剧性张力,轰动了广东戏剧界,也引发了新一轮关于中国传统戏剧改革的热烈讨论。除了在选材和立意开掘上的寻创新、求突破,音乐和唱腔也是广东汉剧改革的一大方向。在描写金陵秦淮河畔奇女子柳如是的新编大型历史剧目《白门柳》中,李仙花力邀指挥家丁家琳与珠影乐团加盟,对音乐重写和声配器,使之在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上大放异彩。最近上演的《蝴蝶梦》最早于1996年首演。在该剧中,李仙花首创“京、汉两下锅”的形式,被著名戏剧理论家郭汉城誉为“化腐朽为神奇”之作,也因此为李仙花在2000年赢得了“二度梅”。

今年,《金莲》成功选入了中国剧协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和广东省戏剧电影精品工程,明年准备拍成电影。此前,《白门柳》已率先经完成了电影拍摄,预计2018年年初上映。通过一个个“立”在舞台上的角色,李仙花演得过瘾,也得到了历练,“戏曲艺术一定要借古人题材体现当今思想,向当代观众传达积极向上的内容,创作者和表演者要对自身艺术观有自信,一旦认准一个目标,再苦、再难也要啃下去。”

上世纪80年代,广东汉剧院成立了轻歌舞团,同龄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改行了。不少人劝李仙花转行,她对自己要走的路一点都不模糊,拒绝了大家的好意,“广东汉剧是写的 汉 , 根 在汉剧。汉剧是我的主业,我要坚守住自己的 根 。”1993年,在争夺梅花奖时,李仙花受伤后坚持打封闭上场,“大赛当前,我决不退缩,就算倒也要倒在舞台上!”最终,这个梅州女孩凭借高超技艺和精湛演出,荣登第1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成为南粤巾帼夺“梅”第一人。

谈 传承


栽培幼苗传艺先传德

在北京学艺后,李仙花在北京已经小有名气,很多单位都向她发出留在北京的邀请,但她还是选择回到了梅州。但回到广东后,担任广东汉剧院书记和院长的李仙花面临巨大挑战:汉剧院人才青黄不接,严重断层;排练、办公场所还是上世纪60年代建筑,训练条件难以保障。

“想要留住人才,首先得要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啊。没有钱,只好硬着头皮去要。”在她的任期内,多功能排练场和演职员住宅楼终于盖起来了。考虑到当时汉剧人才断层严重,她觉得,如果汉剧在自己这一代传承不下去,自己个人的成就再高也没有意义,于是招收了50名10岁左右的少年,创办了首期“幼苗班”,并解决落户指标,给年轻人免去了后顾之忧。

“学艺先学做人,这是关键。除了传授技艺,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德行。”十年间,曾经的汉剧“幼苗”已经成人、成才,汉剧艺术传帮带的成果斐然。“如今全国的戏曲环境好了,未来戏曲人才培养是长远的系统工程,一定要选好苗子、请名师授课、为年轻人多提供锻炼和实践机会,让戏曲艺术真正 站得住、传得开 。”李仙花说。(记者 周豫)

(摘自 《南方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