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上海读书的时候,有空就去看戏。又在京剧院孙花满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学校京剧社的活动,因此时常去观摩上海京剧院的演出——实际上是看蹭戏。一次,上京贴演卧龙吊孝,当时正我正沉迷于老言的唱片,总遗憾老言的吊孝不完整。于是满怀希望的去听言兴朋的这一出。兴朋的台风不错,唱腔也很抓人。只是风骨稍逊,直到今天我仍然这么以为——兴朋的儒雅气质一流,但是在婉转上有点儿过了。总而言之对兴朋的第一印象不错。以后又看了他的全部火烧连营。和奚中路合作,从伐东吴开始,到白帝城结束。当时小言的这一出很红,以至于成为上京的招牌。什么大型演出都少不了。我总共看了不下4次,最后一次只听了哭灵牌后就离场了——当时觉得这一段小言演绎的不差,把该有的情绪都表现出来了。再就是纪梅演出,小言和童芷苓合作唱梅龙镇,令人耳目一新。那是我第一次看这出戏,童芷苓演来大方细腻,兼有梅荀的妙处;而小言居然能与童前辈势均力敌,不温不火,用清新儒雅的风格演绎正德帝。虽是调情,决不低俗。格调上诙谐而不失帝王身份。是我看小言最满意的一次。再后来去京剧院观摩陆仪萍和刘异龙(上昆名丑)的活捉三郎彩排,偶然与正在练功的兴朋相遇,聊了几句,台下的他可谓风流倜傥,很帅气,谈吐也很谦逊文雅。他还给我们一行人引见了夫人吴颍(好像是这个名字,记不真切了)。印象中是一头汗水,练功练得很辛苦的样子。又有一次,上京一干人等到学校来做联欢演出,兴朋同来,在杨门女将·探谷一折中演采药老人,活儿不多。穆桂英上台的时候他才淡施粉彩,很麻利的穿靴戴帽,眨眼间穿戴整齐直接就登台了。时间分寸拿捏的令人担心,但是他的表情却很从容,好整以暇的神态至今难忘。那晚的大轴是名丑艾世菊的连升店,老人家提前两个小时就下了后台,化好妆,就坐在角落里,念念有词的默戏了。由于有了这个对比,总让人觉得兴朋身上更多了几分傲气。那晚演出很成功,我的本子上也留下了几位名角的墨宝,可惜后来辗转中散失,颇为遗憾。只记得兴朋的字迹遒劲中有几分拙朴,别的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了。
本贴由齐天大圣于2001年6月16日12:51:46在乐趣园〖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