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杨德华
整理:范玉昆
40年代初,我经义父金仲仁先生介绍,拜到王瑶卿老师门下,因师母刚过世不久,一切从简,在其寓所古瑁轩举行的拜师礼。
在学《孔雀东南飞》之前,师傅让我先学《乐府诗集》收录的这首长诗,去深入体会刘兰芝不向封建势力屈服的倔强性格,然后再看剧本研究唱腔。
我们师姐妹都学这出戏,因嗓子条件不同,师父因人施教。比如“机房”一场的[二黄慢板],大都按照[一七辙],学的是“那焦郎他本是庐江小吏,每日里到公府相见常稀。”师姐王玉蓉则学的是[人辰辙]“我儿夫为君吏奉公守分,时常住衙门不转家门。”
师父对剧中人物都具体分析,比如《龙凤呈祥》的孙尚香和《大登殿》的王宝钏,扮相都是凤冠霞帔,但身份、经历不同,所以眼神和身段的表演则有异。王从寒窑到登殿,变化突然,对一切都惊奇。同样,《武家坡》的王宝钏又不同于《汾河湾》的柳迎春和《桑园会》的罗敷女,因她具有相府小姐的气质。
我第一次演出时,师父亲自把场,心里有些紧张,下场后他马上指出要放松,不要那么死僵。还有一次,我在华北戏院,师兄张君秋在开明戏院同时演《四郎探母》,事先没通气都不知道。师兄已成名,我刚下海,发红包,座还不满。师傅知道后,还批评了师兄:“你怎么跟师妹这个新手打对台呢?你帮还帮不过来呢。”其实是一场误会。
师父通文墨,懂音韵、擅绘画,最喜画梅和龟。也爱听王杰魁的评书。
他最爱吃螃蟹,还特制了个小木锤,把螃蟹的大小爪都敲开,肉剔出来,边吃边说:“螃蟹不仅味美,它的玩艺都在里头,无华有实,学戏也应如此,讲究内在。”我们开玩笑地说:“您吃着螃蟹,还在上课呀。”他乐着说:“又不收你们学费。”最困难的时期,师父想吃涮羊肉,可没那条件,他就把涮锅、羊肉、白菜画在纸上,贴在屋内,来个“画饼充饥”。
师父也吸大烟,解放后觉得应该戒掉,更好地献身京剧事业,尽管年龄已大,困难很多,在姚振亭先生帮助下,终于戒掉了。
(摘自 原《梨园周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