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随便看电视,先看的是三台的屠洪刚演唱会,听了几支歌,挺不错的。屠洪刚是戏曲学院毕业,唱起歌来也是字正腔圆的,所以我一直爱听。
正听着的时候,糊里糊涂一换台,发现11台戏曲频道正在放京戏,有许多扎靠的,有皇帝有番王,一时看不清什么戏,过了几秒钟想到这就是著名的"双龙会"啊,那个皇帝一定是杨大郎,那个拿大头枪的一定是七郎了,就下决心好好看。
小时候常听我爸赞美蒲剧的《白沟河》,说七郎八虎闯幽州的故事,一直就没看过这个戏。在《四郎探母》等剧中,对"金沙滩,一场败"的事也听得多了,这次好容易看着,所以下决心认真看。
等到发现这个戏确实要将"儿大哥长枪来剌坏,儿二哥短剑下他命赴阴台……"一个一个展示的时候,竟忍不住有点泪汪汪的意思。
大郎二郎三郎死过了,四八郎被抓了,接下来便是鬼卒上场,我心想后边该是《托兆碰碑》了,莫非今晚唱得是全本的《杨家将》?
演七郎的花脸唱得很特别,不是裘派,大概是金派之类吧,不认识是谁演的。接着便是令公出场,哈哈,原来是于魁智,更得看了。
最近一个时期在电视上看于魁智的戏,总觉得有力不从心不如人意的地方,这出《杨家将》也不知是什么候录的,于魁智看上去精神头特别足,唱得特别卖力气,也唱得真好。
不过我看戏总是爱走神的,渐渐地便想起这段悲剧故事来,觉得悲不可忍。连小时候听刘兰芳的评书《杨家将》也涌上了心头。又想起前些日子读《宋史》里头潘美的传记,记得潘美这个人有一点点坏,但并不是特别坏,好的地方也不少。1991年去开封龙亭公园看潘杨湖,也没觉出两处湖水有清浊的区别。
但走神也走不远,于魁智唱到好处,我还是像抽了洋烟似地舒舒服服地自己低声喝一个好。
杨七郎托完了梦下场前,也伸出手指数了数更鼓,和《探母》里的杨四郎差不多,心里想到生死异途,又忍不住泪汪汪。后来又是六郎不想下山,拒绝父亲几次,便又想起《洪羊洞》来,此时别父,到那时才见了骸骨!
后边的反二黄,认真地听了下去。到了"弓折弦断"一句,又想起前些时候论坛上的讨论。
"碰碑"的时候,发现苏武这个鬼魂和"李陵碑"实在是大有深意。李陵难道不是好人?只因弹尽粮绝时没舍得死,诈降匈奴,后来全家死掉,自己说不清楚,成了千古的罪人。令公此时的状况和李陵一样,只有及时自尽才能保全名节。如果糊里糊涂地被俘,真是几千年也洗刷不清楚。
后边是《清官册》,于魁智又扮寇准。在馆驿那大段二黄没听完,便有朋友上门来访,他虽然不好意思关我的电视,换我的频道,总归是打扰了我看戏。
便聊便看,胡乱看完了这出戏。后边的审潘洪根本没看仔细。但总的感觉,这出戏照老样子演,很不错,于魁智发挥得也极好。
不过在和朋友闲谈中,提及一事,和戏里的千秋功罪有一点点联系。朋友说,本地有位大老板在外地做生意,财产已近亿。前些日子在家乡修了一条大街,要以父亲名字命名,结果村民不满,上告说他父亲原来做过贼,不能命名。这位大老板用自己名字命名是可以的。呜乎呜乎!
本贴由苦茶庵于2001年11月07日01:36:47在乐趣园〖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