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近年来迎来一个又一个创作大年,然而奇怪的是,一半以上的获奖新戏,在舞台上仅昙花一现。综观200余部文华奖获奖剧目,帐面赢利的仅71部,亏损的却有114部,高达48%———
编者按
新戏创作很多,演出场次却越来越少,能保留的剧目更少。这个戏剧创作中的矛盾现象,值得重视。戏曲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艺术,戏剧创作的繁荣,最终离不开市场的检验。可是,不少令专家叫好的获奖戏,观众却不买帐。
剧团投入很大的新创剧目,却难以获得与之相称的市场回报。新戏创作的窘境,反映了中国戏剧艺术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本报今天刊发这篇报道,意在引起戏剧界和社会对这一现象的关注。本报记者将继续就此问题采访有关专家和观众,展开探讨。
时下,国内戏曲创作演出存在一种突出的矛盾现象:一方面,每年剧团生产大量的新剧目,另一方面,大量剧团仍以演老戏、传统戏为主。圈内流传的行话是:“靠新戏争脸,靠老戏吃饭。”
从9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戏剧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创作大年,各地剧团以满腔热情,投入新剧目的创作。剧坛为这些新剧目设立的奖项也越来越多,可是,这些新戏的演出却越来越少,作为保留剧目经常演出的,更是少见。
作为最权威的政府奖,由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每年对各地新戏进行艺术评估。记者手头有一份文化部艺术司对历年获奖剧目的跟踪调查。从1990年开始,评选的前8届的文华奖,共评出41台大奖剧目,206台戏获新剧目奖,总共有近250台剧目获奖。其中演出100场以下的占了获奖剧目总数的54%,最少的一台戏仅演了8场。也就是说,多达一半以上的新戏,都只是昙花一现。新戏难以多演,只因票房黯淡。综观200余部文华奖获奖剧目,帐面赢利的仅71部,还不到三成,亏损的却有114部,高达48%。新戏一获奖,便成封箱戏,新剧目很少能够成为剧团上演的保留剧目。近年来节假日的黄金演出季,各大剧团都纷纷演起经典老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省市每年新戏产量大致在40-50部左右,剧目可分为二类,一种是应付一般性演出的剧目,排演时尽量不花钱,少费精力,往往比较粗糙。而另一种是应付各级调演和比赛的剧目,各地不惜工本,应付地、市级调演比赛的剧目,要花上二三十万元,而应付省级比赛,花去一二百万元已是司空见惯。至于进京剧目,花钱更是大方,随着近年来夺奖竞争更加激烈,各地为了自己的剧目在全国获奖,纷纷聘请有全国知名度的外省编、导、美参与创作,加大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新戏的成本也逐年上涨。可是,这些新创剧目市场回报之低,令人咋舌。
创作和市场的脱节,暴露了当前戏剧界的危机。近日,学者刘景亮和谭静波经过对国内戏剧市场进行数年调查,在国内一份权威戏剧杂志上提出,当前,中国戏剧生产和消费存在严重阻塞,新戏成活率低,特别是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新创剧目,得不到观众欢迎,戏曲和观众之间的严重不协调,已经阻碍了新世纪戏曲的发展,必须引起戏剧界的关注。 (文汇报 金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