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化雨
杨派慕者甚多,但杨宝森收徒极严。然而一旦选准允收,列入门墙,他就倾尽心血,极为负责。
杨门大弟子金妙声,拜门较早,时年亦少。他后来身体发育,条件变化,杨宝森考虑他学老生已不宜,改攻旦角或有发展,便介绍他到王瑶卿先生门下,因材施教。
另一弟子吴熹笙,即上面所说颜料大王吴性栽之子。吴氏所办事业甚多,除工厂、银行外,还在香港开设永华影业公司,拍过《清宫秘史》、《国魂》等片。吴熹笙是辅仁大学学生,酷爱杨派,终得登堂入室。但他只属票界,后来又早逝于香港。还有一位弟子丁存坤,亦是商界票友,现在香港。对继承发扬杨派,热情至今不泯。
杨派入室弟子中至今活跃在舞台上的是程正泰。杨不惜重金,精心培养,关心备至。若说视为己出,亦不为过。
程正泰自幼失怙,上海戏校毕业后,正值倒仓,辗转入平,一心投杨 。太白山与其父旧识,又怜其为孤儿,无依无靠,慨然安排他在家中居住。后经反复观察,才决定收为桃李。首授剧目为《金榜乐》(《御碑亭》),求其吉利。杨说:"好好学,希望你今后榜上有名。"
杨对程正泰不仅管吃管住,还出资请来一位前清老秀才为程讲授古文,又教他练习书法。给"手把徒弟"开文化课,杨宝森可谓凤毛麟角。也可看出他舞台艺术中书卷气的由来。
教戏先教功,杨宝森又请来著名武净钱宝森教程把子功,所费均由杨付。
程正泰随师学艺,在杨家一住四年。嗓音恢复后,杨宝森为他安排了一次别致的"推荐演出":程唱《文昭关》,不但用杨的行头、守旧,助演人员如饰东皋公的哈宝山、操琴的杨宝忠、司鼓的杭子和,亦全部是杨宝森演出时的原班人马。同一场中,杨又自演了《捉放曹》,以引起观众重视。两剧中均有"一轮明月"唱段,而巧妙不同。华乐戏院这场戏方止,师徒两个"一轮明月"已在北京传为佳话。
广陵未散
杨宝森以毕生心血致力于老生声腔艺术,使前人传来的诸多名剧另焕奇光。不过,他在剧目建设上不如马连良、周信芳等同代老生硕果累累。1951年,他曾在上海、南京演出自己加工的全部《秦琼》,轰动一时,可惜此剧北归后未再露演。
解放后,杨宝森和杨派艺术受到应有的重视,迎来他最辉煌的时刻。一次赴香港,一次赴上海,都是盛况空前。转入天津的两年,他的嗓音也呈洪亮,达到最佳状态。一位宝华社老人说:"杨老板的嗓子从没这么痛快过!"
但是,他毕竟体质本弱,健康状况不佳,自觉气力不足。在他艺术生涯晚期,一些与旦角的合作戏已不大动,经常露演的是《清官册》、《文昭关》、《击鼓骂曹》一类的纯老生戏。偶尔演出《四郎探母》,也是由他人演前四郎,杨由"见妻""见娘"接演。
1958年,他到京于程砚秋合作,灌制《武家坡》唱片。不料完成不久,猝然发病,医治无效,卒于北京麻线胡同宅中,享年仅49岁。
他留下的唱片资料集中了杨派艺术的精萃,已成为京剧的宝贵遗产。其中《杨家将.立陵碑》中的反二黄唱段,为余叔岩同剧唱片中所无,填补了这一空白。最后一部《武家坡》声情并茂,珠联璧合,无论对于杨宝森还是对于程砚秋来说,都是名副其实的绝唱。
今天,杨派艺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继者绵绵。他们中有老一辈的李鸣盛(宁夏)、马长礼(北京)、程正泰(天津)、关正明(武汉)、梁庆云(河北)、汪正华(上海),也有正值壮年的叶蓬(北京)、杨乃彭(天津)、刘守仁(天津),还有青年一代的武广江(天津)、张克(天津)、张敏(天津)等。至于业余爱好者,海内外就更多了。杨派艺术成为天津青年京剧团继承的重要内容。
斯人虽去,广陵未散。杨派余韵,后继有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