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在港台期间,虽然再未登台演戏,但她对余派艺术的实践和研究却并未中止。特别是她致力于余派艺术的传播,流传和影响遍及到海内外,她对继承和发扬余派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
香港的杜公馆在坚尼地台18号。孟小冬和姚玉兰合住一座屋顶下,共同陪侍风之烛般的杜月笙。除了悉心调理病人之外,唯一使孟高兴的是每逢星期五在杜府的清唱雅集。当时经常去杜府吊嗓的只限于至亲好友。属门生必到的有钱培荣、赵培鑫、吴必彰、赵班斧、朱文熊、万墨林等人。马连良抵港之后,几乎每日必去杜府。琴师是三位顶尖高手:一位是余门两代(余叔岩、孟小冬)的琴师王瑞芝;一位是徐兰沅关山门的弟于任莘寿;另一位是郭晓农。雅集当以孟小冬为中心。"因为杜公馆有冬皇盂小冬在,旅居香港的名票、名伶都趋之若骛,莫不一履斯境为无上之向往,莫大之荣幸。"
孟小冬经常吊噪的段子有《乌盆记》的【反二黄】,《洪洋洞》的"【原板】【慢板】,《八大锤》的【原板】等。这些都由钱培荣用大盘磁带录了下来。1950年,杨宝森、张君秋、姜妙香、王泉奎应邀到香港演出。当时马连良还没离港,就与杨宝森合作演出了《范仲禹》,他俩分饰前后范仲禹。当年在北京,杨宝森曾向盂小冬请益余派唱腔,得到过孟的赞赏和鼓励。这次孟小冬和名票赵培鑫都欣然到剧场给杨宝森捧场引起香港新闻界重视,倍加宣传,一时全香港为之沸腾。
1952年春天,杜月笙故世半年后,孟小冬迁居使馆大厦,收了钱培荣和赵培宝为徒。其间,孟小冬的私人医生吴必彰忽然夹在钱、赵当中叩了一个头,没拜祖师爷,因而就算他是半个弟子。钱培荣是孟在港台弟子中学艺最多和时间最长的一位,在港专赴孟府受教有7年之久。孟小冬迁居台湾后,他则以录音呈师纠正,除钱、赵以外,向孟问艺者不乏其人。知名的票友有李猷、赵从衍、李相度、蔡国衡、黄金懋、丁存坤、张雨文、沈泰魁、汪文汉、龚跃显等。这些孟门高徒在继承余派的唱工艺术方面,由于得到孟小冬的亲传和指点,打下了深厚的唱工基础。谈到余派在海外的影响和流传,自然是余叔岩演唱艺术本身的巨大魅力所在,同时与他身后的主要传人--孟小冬在港台期间传艺的重要作用是分不开的。有研究家评论说:"余氏的绝艺,或能因此再传,而发扬光大,则孟氏之功伟矣。"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