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春节,裘盛戎在北京吉祥戏院演《牧虎关》。戏开演前,台上摆出一块牌子,上写“裘盛戎因患感冒嗓音失润,希观众原谅”等语。裘盛戎扮演的高旺上来一念引子,观众就听出来了,非止一般嗓音失润,简直是又干又哑,唱念大为减色。观众不仅得不到平时裘派唱念的美感,而且还一边听一边替演员感到费劲。然而,剧场气氛始终良好,观众席平静如常,人们依然聚精会神地欣赏。所以能这样,除感情因素外,裘盛戎在身段做工上的精彩表演起了决定性作用。仿佛随着他的嗓音失润,反倒给了观众一次把审美注意力集中在对他的动作欣赏上的机会。譬如高旺那个抖肩接背扇、转身、端腿亮相的下场身段,就演得极符合人物情绪,而且有强烈的节奏感,真是又准又脆又帅。观众立即报以热烈掌声。那掌声好像是在说:能看到这么精彩的身段,我们也感到满足了。
是的,裘盛戎作为铜锤花脸演员不仅在唱工上有极大优势,而且在形体表演方面也在不失铜锤风范的原则下显示了极高的水平。
与裘盛戎齐名的当代名净袁世海则以另一个角度突破了行当的局限。他作为一名架子花脸演员。不仅在做工、念白方面功力非凡,而且其唱工也有深厚的造诣。如他在《李逵探母》中的[反二黄]唱段,在《西门豹》中的[高拨子]唱段等,就都唱出了一种深沉而独到的韵味,颇有感染力。
若问发展花脸艺术的正确导向在哪里?笔者以为,当“铜锤”的“做”与“架子”的“唱”也都具备了可供观众单独赏玩的强大艺术魅力时,那么大概也就找到了正确导向了。或者说在裘盛戎与袁世海这两位杰出的净角表演艺术家的实践中,即包含着发展花脸艺术的正确导向。
(摘自 原《戏剧电影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