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报道:在一些戏曲演出中,人们常可以看到遗憾的镜头:一些演员会在舞台上丢盔掉帽、断戟折翎,有的甚至踉跄跌倒。到底是何原因?
现如今一些演出中,人们常可以看到遗憾的镜头:赫赫有名的菊坛大家,在舞台上也会丢盔掉帽、断戟折翎,有的甚至踉跄跌倒。是他们年迈力衰、不自量力,还是久离舞台、技艺荒疏?了解下来,并不是那么回事儿。丢盔掉帽是因为头没勒好,断戟折翎是因为道具质量差,踉跄跌倒则因衣不合身、鞋不跟脚。
在逸夫舞台的化妆间,上昆团长蔡正仁谈起戏院后台遭遇的这些尴尬事,提起戏曲院团的戏服不整、扮戏乏人,就直挠头、称烦恼。虽然戏服一、二十年还在使用是常事,但总会破损,有怪味、不整洁的戏服穿上身,心里总是憋得慌。每次登台演出都要化妆勒头,但勒松了会脱掉,勒紧了又头昏脑胀。近年来,传统戏曲常用的“行头”如厚底靴、盔帽、官袍、出手枪和旗帜等,会做的师傅越来越少,所用的材料也越来越粗糙;而精通化妆、善于勒头的所谓“箱行人员”更是无处可觅,少之又少。
“行头”谁来做?“勒头”谁来勒?这些问题时时困扰着每一家戏曲院团,梨园绝活的濒临失传更令圈内人和有识之士担忧。上海京剧院舞美综合部的老师傅告诉记者,如今江南一带掌握戏服工艺的艺匠日见稀少,如古装刺绣工艺只有苏州老艺人会做。还有一些艺人都自己开店,去制作比较来钱的工艺品或民用服饰。曾是华东各戏曲剧团“后台”基地的上海戏剧服装用品厂,由于行业不景气,工人流失快,南京路原先开设的戏曲服装专柜,也已缩至店堂一隅,取而代之的是花花绿绿的时装、舞裙和婚纱。
上海昆剧团舞美工厂的几位老师傅都已古稀高龄了。他们认为,戏曲服饰和传统戏曲一样,是宝贵的民族艺术遗产。古戏服的种类很多,仅服装就有蟒袍、靠服、箭衣等200余种,制作上极其严格和规范,从选料、染料、着色、绣花到最后成品,要经过十几道程序,工艺非常复杂。像制帽就要经过划样、定模、粘贴、点彩,需有广博的知识和经验。再如做一件蟒袍光手工绣花就需三四个月,倘没有当年他们那种拜师学艺的勤奋劲和对戏曲的一腔热情,谁肯吃苦去学这么一门手艺呀?
专家们呼吁,在大力培养青年演员的同时,趁沪上为数不多的老专家还健在,应该抓紧培养这方面的中青年专业人才。他们指出,过去上海有许多专做戏装、靴鞋、盔帽、戏剧刀枪等戏曲行头的专业作坊,还有专营所谓衣箱、盔头箱、把子箱、旗包箱、梳头箱等戏箱出租业务的箱行人员。政府应积极制定各类文化经济政策,鼓励这样的民间“小作坊”和“箱行人员”,以免这项传统绝活失传,而影响到国粹艺术的欣赏、继承和发扬。(记者 端木复)

(摘自 《解放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