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薪火相传,雏燕展翅腾飞”。7月5日,随着扬州首个免费扬剧班——江都班15名学员毕业,承载扬剧传承、弘扬、发展重任的他们不仅成为扬州戏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戏剧传人,更引起了全国戏曲的聚焦。
作为集体委培的对象,15名扬剧班学员毕业后被江都扬剧团全部吸收,他们的身份也完成了从学生向职员的社会转变。毕业1个月,学员们在这段时间里是如何工作、学习的?剧团对之又作出何种安排?昨天,记者赶赴江都,探访扬剧新苗。
三伏天中 扬剧新苗苦练基本功
清晨5:30不到,上铺的戴思洁已经醒了。一连串麻利的洗漱过后,戴思洁早早地来到练功房,此时,距团里规定的6:30晨练时间还有40分钟。
陆陆续续地,其他14名同学相继在规定时间前来到练功房,一天的排练就此开端。
1个月前,班长戴思洁和同学们以一场精彩汇报演出,向培养自己的江都市政府、江都市扬剧团及扬州艺校的领导、老师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崭露头角的小荷让在座的专家、老师对其日后绚丽绽放充满希冀。
6:30起晨练,时间70分钟;早餐后,从8:00开始练习4个小时基本功,下午练习3个半小时剧目;晚餐后,进行70分钟晚自习;21:30,统一熄灯休息。
“观察了1个月,没有一个孩子在排练中迟到过一次。身段、把子、唱腔,每个人都很投入。”韩美芳有些心疼,今年的三伏天特别闷热,孩子们身上的衣服天天几层盐霜。江都扬剧团团长韩美芳口里,对这批新演员依旧习惯地称为“孩子”。
甘当绿叶 老演员自破“潜规则”
不管哪个行业,一批年轻的后生到来,都会让老职员压力骤增,对吃戏曲这样一个“青春饭”的演员来说,尤为如此。出人意料的是,江都扬剧团的老演员们不仅心态平和,而且甘当绿叶,全力衬托着眼前的朵朵“小红花”。
刘乃茹,江都扬剧团业务副团长、国家二级演员。1个月中,她每天从晨练起就与孩子们一起,除了指导唱腔与身段,还肩负一个重要的任务——调整孩子们的舞台经验。“当年自己也是这样排练过来的,跌打滚爬不容易,所以看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
对15名新人,剧团有一个明确的培养计划:单独组团,专门安排四场折子戏,只在角色不足的情况下,老演员才以配角的身份上台补戏。目前,团里正在邀请名编剧名导演为15名新人量身打造一出“青春版扬剧”《江都公主刘细君》。
给足平台 小演员心中满怀感恩
《五女拜寿》、《白蛇传》、《宝莲灯》、《江都公主刘细君》,这是江都扬剧团重点围绕15名新人打造的四部剧目。本月中旬,江都扬剧班向江都市委、市政府的专场汇报演出将从中挑选三部。目前,15名小演员吃住全在剧团,年底,投资1800万元的江都市文化艺术中心将全面建成,届时,他们将在一流的环境中工作。为了保证小演员们生活方便,团里专门聘请星级饭店的大厨,一日三餐营养均衡。
人均培养费用1万元/年,实习期每月补贴800元/人,江都市政府用“真金白银”悉心栽培着扬剧新苗。江都市文化旅游局副局长仲晓刚说。
“我们年龄虽小,但我们懂得感恩。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会用练好技艺、服务剧团和社会回报所有关心、关爱我们的人。”小演员刘颖和崔梦洁说。
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三年潜心学艺,扬剧班的15名学员结束了他们艺术人生的第一步。出师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个月,他们感触很深,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6点半开始练功,晚上还要揣摩悟戏,每天近9个小时的排练,虽然辛苦,但他们却练得很认真。当问及剧团生活和学校有什么不一样时,戴思洁腼腆的笑了笑说,“走上社会之后感触更深了,以前在校时,一些不到位的地方,老师会一字一句地教,但是现在全部要靠自觉,我们还要像学生一样去虚心请教、去学习。”
“剧团为他们安排了带教老师,通过老师的帮助,让这些孩子较快地从一个学生的角色和心态,转变到了一个社会人的角色和心态,尽快融入社会。”江都扬剧团团长韩美芳表示,为了能让他们能平稳地渡过“角色过渡期”,剧团还特意请了饭店退休的老员工掌勺,负责他们的一日三餐。
在采访中,韩美芳办公室里的一张小床,一台电扇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剧团工作人员悄悄告诉我们,这一个月来,韩美芳吃住都在办公室,守着这群孩子。记者惊叹,是什么让她24小时坚持住在办公室,韩美芳摆摆手说:“没有什么原因,我自己也有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青春的叛逆期,需要有人走进他们的心里,与他们沟通!”
言传身教 薪火相传
不管哪个剧团,论资排辈是‘潜规则’,但江都扬剧团的老演员却自觉为人梯,自破“潜规则”。这种胸怀是难能可贵的。“通过三年的学习,他们虽然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但离正式登台还有一段距离,需要继续学习丰富舞台经验,我们特意安排了剧团的业务副团长每天为孩子指导。”韩美芳说。
刘乃茹,江都扬剧团业务副团长、国家二级演员。1个月中,她每天从晨练起就与孩子们一起,除了指导唱腔与身段,还肩负一个重要的任务——调整孩子们的舞台经验。“当年自己也是这样排练过来的,跌打滚爬不容易,所以看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
“以前,团里只要新进演员,均立即随团演出,而这次,一个孩子也不拉出去,全部在家封闭式排戏。”刘乃茹说,“孩子们因舞台经验不足无法立即领会人物特点,这时,老演员们主动上前指导,充当起导演与演员们沟通的桥梁”
不管哪个行业,一批年轻的后生到来,都会让老职员压力骤增,对吃戏曲这样一个“青春饭”的演员来说,尤为如此。出人意料的是,江都扬剧团的老演员们不仅心态平和,而且甘当绿叶,全力衬托着眼前的朵朵“小红花”。
“凭什么?就是因为大家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剧团的希望,为国家级非遗后继有人发自内心的高兴。”韩美芳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