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忠楼曾是一个普通的扬剧票友,46岁的他做过漆匠、卖过冷饮,十年前,他却误打误撞的闯进了扬剧圈子,2006年创办“爱心扬剧团”起,已坚持扬剧义演四年,每逢重阳节、国庆节、春节,朱忠楼还要组织剧团到当地敬老院为老人们免费演出。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进行社会义演近500场。

今年5月—7月,因种种原因,爱心扬剧团义演停演了一段时间,其间超过三十位戏迷纷涌而至,十余次登门询问复演情况,7月中旬起,朱忠楼的爱心扬剧义演重又在东关古渡每周上演……这让朱忠楼在创办“爱心扬剧团”的第四年,再次感到了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爱心扬剧团四年义演500余场

自结婚以来,朱忠楼便一直住在槐泗镇,前一间冷饮批发部门面,后一户就是自己的小家。这几年,冷饮批发部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年收入平均60万元左右,却不见家中生活好转、积蓄增多。

穿过朱忠楼的店辅,侧身登上狭窄的“一人梯”,三楼不大的三室一厅,专门腾出了一间房,用于放置朱忠楼的戏服与道具。每年5月至10月,周日晚都会在东关古渡露天搭台义演,其余时间则在琼花社区活动室内进行。但只要有演出,朱忠楼随时骑电动车陀着重达70斤的“演出装备”,从槐泗家中前往演出场地,几年来光是电动车电瓶就已经换了4、5块。

戏台上朱忠楼用真情感染了很多观众,生活中朱忠楼也用真情感动了许多票友和乡邻。四年来,场场义演不收一分费用,每场4、5百元的成本自掏腰包,还无偿提供冷饮、茶水等,朱忠楼口中无数个“没什么”,积聚起来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曾有人出主意说,可以用“两元租一张看戏凳”的形式,适当收取费用,补贴剧团的开支,可朱忠楼一口拒绝了,他说,“爱心扬剧团”就是为了做些好事,就是为想唱戏而没钱的人可以来唱,想听戏没钱的人可以来听。

2006年8月的一天,朱忠楼突然拿回了一叠新印制的名片,红底黄字写着“爱心扬剧团负责人”。之后,每周他都会组织扬剧演员、票友四处义演,就为了大伙看戏更方便、更省钱。周三大王庙,周六邗江文化馆,周日三祝庵邻里中心……每年义演约200多场,戏迷队伍从十几人壮大成上千人。

在得知有的老人由于身体残疾或者体弱多病,无法外出看戏后,他便把每场演出制成碟片,或购买DVD赠送给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让扬剧声伴随着他们,安度晚年。

一场变故瞬间负债数十万

常言道,戏如人生。对朱忠楼而言,戏里他上演一个个悲情人物;戏外的他如同剧中那些受尽磨难的角色一样,人生之路也不平坦。

少时的朱忠楼就比同龄孩子更显懂事,每每遭遇挫折与不公,他总会告诉自己一定要做个好人。12岁时,朱忠楼辗转南京,随油漆工学徒,个头不高、身板单薄的他只能靠延长做工时间,完成分派的任务;摊开细细的手臂,任凭一块块厚砖垒加,即便是“两两合作”的搬运砖块,也鲜有工人愿意同这位“弱势”一伙。

然而,朱忠楼在外打工期间,也遇到了不少好心人相助,无数次枯木逢春,让他单纯稚嫩的心灵又多了一份感恩。1994年,朱忠楼回到槐泗镇开了一家门面不大的油漆店,个体老板的事业日渐步入正轨,他却不忘帮助那些生活拮据的人们。几年来,陆续收养十多名安徽天长的乞丐,并免费教他们做油漆活,从住房到结婚生子,都是由朱忠楼一手操办。如今,他们很多已经为人父母,有的也有了自己事业的发展方向,但他们隔三差五,都会与朱忠楼通一次电话,哪怕是聊聊家常。他们说,朱忠楼就是他们在扬州的“爸爸”。

眼看日子越过越红火,一连串的意外将原本衣食不愁的四口之家,生活降到了冰点。1997年,朱忠楼雇用的一个送冷饮工, 因酒后驾驶不幸发生车祸,一下子赔付伤者十多万不说,肇事者竟消失无踪,一并卷走六万多元货款。不久后,供货商因经营不善也人间蒸发,朱忠楼十多万的定货款又随之打了水漂。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二年,家中一场火灾再次将朱忠楼逼上了绝路。

一段真情换来四十余万援助

生意上几经波折,几乎让朱忠楼倾家荡产,不得不为一家四口人的生计奔波。“大丈夫能屈能伸,有苦我一个人承担。”于是,朱忠楼四处打工,最艰难的时候,他每天在五家做保姆赚钱。

“回报社会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之所以选择扬剧,是因为扬剧让我重生。”朱忠楼从小就是扬剧的“铁杆粉丝”,在那段苦闷的日子里,哼唱扬剧也成了朱忠楼放松心情的唯一乐子。然而,命运的转机也从他与扬剧名家汪琴的一面之缘开始。此后,经由汪琴推荐,他经常到瘦西湖学唱扬剧,除了每场30元的演出酬劳,一群好心戏迷的援手相助,更让他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一次,朱忠楼在瘦西湖桂花厅表演扬剧选段《安寿宝卖身》时,唱到孝子为母一段时,情绪失控,当场跪地泣不成声,场下戏迷们不仅被其投入的表演所感动,更为其失控背后的真实遭遇所震撼。

500元、1000元、5000元……一百余位戏迷自发慷慨解囊,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中老年戏迷,捐款数额最多的则是70多岁的李树标,借两万,送三千。很快,四面八方的筹款达四十余万元,也正因为这些好心人的帮助,朱忠楼东山再起,冷饮批发部重又开张了。

朱忠楼家中,至今仍保存着一本被翻得破旧的笔记本,上面清晰地记录着曾向他伸出援手的好心戏迷姓名,以及借款数额。每归还一笔债款,细心的朱忠楼都会在姓名后打钩,现在,几十万债务已全部还清。

一个爱心平台发动一群好人扶贫

一次,朱忠楼在五台山大桥下义演,当日狂风骤雨不断,很多戏迷不得不离场避雨。一位徐姓老太身后背一个大竹框,津津有味瞧到最后,演出结束后,老太塞给了他一包香烟,当朱忠楼得知,这是老太靠收废纸积攒的钱购得时,这一幕震撼了现场每个人的心,同时也坚定了朱忠楼用自己的方式扶贫济困。

槐泗镇五保老人何大爷患食道癌,医疗费用耗尽积蓄,仅靠借债维持治疗。正当老人发愁时,朱忠楼出现了。“何大爷,我来帮你。”朱忠楼随即发动扬剧票友,利用周末的时间为何大爷开办专场演出,并筹集了一笔医疗费。

得知仪征新集的13岁小陶(化名)颈椎弯曲而无力救治时,朱忠楼又马不停蹄地发动剧团朋友一起赶赴仪征组织募捐,将千元现金交至小陶手中。

前不久,酒甸的王萍(化名)患先天性膀胱外翻,治疗费用不菲。他先后两次义演,共筹集资金5000余元,还变卖了政府奖励自己的一部液晶电视机,帮助王萍。

在朱忠楼的感召下,远在连云港的女儿,工作后每月寄钱支持父亲的公益事业,上大学的儿子将每月生活费控制在500元以内,他说自己忍一忍,父亲就能多为别人义演一场。后来,一大批爱心人士自愿加入到了“爱心扬剧团”的队伍,扬剧艺术家汪琴与和丈夫国家一级编剧刘葆元、费昌良、朱秀兰等也无偿成了义演演员……

“是扬州好人将他从贫困中扶起,我当然要以最大的爱心回报社会。”朱忠楼说,目前,正在筹划编排一部现代体裁的扬剧剧本,将徐兆华、陈先岩等扬州好人的事迹用扬剧的形式表现出来,让更多的人感受扬州城的大爱!”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