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上海滩一家西药房里,15岁的徐进白天做学徒,夜里自己悄悄写一些白话文的剧本。12年后,新中国成立不久,这个昔日的药店职员,参加华东文化部实验剧团,改编了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195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根据徐进改编的这个舞台剧,摄制成我国第一部彩色戏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当时的捷克第八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梁祝”被誉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2006年9月3日夜,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团的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浙北地区的长兴大剧院首演。
主办方在演出现场打出醒目的标语:穿越百年,感受经典。
今年正值越剧百年。百年越剧的红地毯上,经典俯首可拾。
当今戏曲界最强劲的队伍之一———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于众目睽睽之下,一骑红尘驰过岁月的星光大道,将“梁祝”揽于怀中。
这一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谁都知道,关于“梁祝”题材,它的历史名册有多么沉甸甸。195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将“梁祝”摄制成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由徐进、桑弧编剧,桑弧、黄沙导演,著名越剧艺术家袁芬和范瑞娟主演。京剧大师程砚秋、叶少兰和杜近芳分别整理和改变过“梁祝”题材。川剧等不同的剧种都有过各呈异彩的演绎。
“我们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
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导演郭小男这样解释一个改编者的心态。谁都知道,巨人的肩膀并不是容易踩的。踩稳了,那将重新获得一个视野。反之,便是重重地跌落。
既是一次向传统的致敬,也是一次冒险。在公众看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这一举动,泄露出这个著名戏曲团体前进道路上的诸多心态。
【茅威涛学乖了吗?】
梁山伯就是呆头鹅。这个道理,在中国的市井历史上,那是相当的妇孺皆知。同窗三年,吃喝刷洗都在一个屋里,居然不辨对方的雌雄。
3日夜晚,在长兴大剧院的舞台山上,我们所见到的茅威涛,既不是《陆游与唐琬》里的诗人,也不是藏书楼的主人范容,更不是放浪形骸的孔乙己。她木讷,憨厚,痴情得令人喘不过气来。
这个曾经将“越剧弄得不像越剧”,堪称中国当代戏曲界的前卫人物,突然变得老实巴交了。
在首演结束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茅威涛自己也说,“这下很多人都放心了,当年那个剃光头,总要惊世骇俗的茅威涛,终于变成大家心目中的乖乖女了。”
【小百花为何这次放弃了“文人的作文”?】
“文人的作文”,是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著名编剧冯洁下的一个定义。
熟悉和关注小百花的人,大都也对这个定义有所了解。从十年前的《寒情》开始,小百花几乎一直行进在实验戏曲的道路上。他们以关注当代观众的内心需求为己任,带着一种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悲壮表情。
很多人在网络上拍出板砖,要团长茅威涛“赶紧离开你的丈夫郭小男”。
有评价说,茅威涛和著名戏剧导演郭小男联姻,是给浙江“引进了一个人才”。
也有人不满,认为他们的茅茅自从嫁给郭导后,演戏不好看了,不如当年唱“第一碗白鲞红烧千层肉,第二碗油煎鱼儿扑鼻香”那样朴实无华。
演戏其实就是一个江湖,功与罪,总要任人评说。 新版“梁祝”,据说酝酿期达六年之久,但对于观众来说,这几乎是一次突袭。人们走进剧场,以为又会淋到一场先锋的大雨,结果,却乘坐上了一列穿越时空的列车,重新回到最本真的戏曲样式。
改编者之一冯洁说,我们就是要放弃“文人的作文”。
据悉,新版“梁祝”的酝酿期在1999年,当初剧名定为《梁祝印象》。“就是那种特别概念化、特别符号化的构思。冯洁说。然后,全国就迎来了一个“印象时代”,云南印象、阳朔印象,祖国河山顿时全成了“印象派”。这个时候,小百花开始放弃了最初的构思,决定回到戏曲的本身。
这是一次朴素的转身。新版“梁祝”的基本框架,完全承袭徐进先生当年的剧本,“草桥结拜”、“十八相送”、“楼台相会”、“山伯之死”等等,每一幕的名称也和当年袁芬、傅全香的版本一模一样。那些经典的唱段也完全保留。
当然,舞台美术是重新打造的,和当年“袁范”版本的朴素写实场景全然不同。如今展示的是一个空灵写意的舞台,辅以何占豪、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十分唯美。
尊重并不等于迎合。这是创作者的基本立场。
但这一次,经典显然在创作者心里是有分量的。冯洁说,当她为”山伯“临终那一段重新写唱词时,某一天她突然太不满意了,对照原版,“尽管现在看来有些土气,但朗朗上口,我觉得自己无法超越。”
胡适说,历史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苏童谈新作《碧奴》时说,我相信眼泪的力量。
新版“梁祝”重新向经典致敬,抛弃种种概念,一心一意还原古代那个“爱的记忆”。在创作者心目中,梁山伯和祝英台,代表了“人类最原始最质朴的感情。”
【“茅派”是不是就此诞生?】
众所周知,当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袁派和范派艺术的传世之作。尤其是范瑞娟的演技与唱腔,几乎和梁山伯这个人物灵肉相附。
而这次新版“梁祝”,在著名越剧唱腔设计者胡梦桥女士的设计之下,“十八相送”、“回十八”、“山伯临终”等大段唱腔,在茅威涛的演绎之下,承于范派而另辟蹊径,被业内评价为“了却尹桂芳先生当年‘以尹派塑造梁山伯’的夙愿”。
昨天,有媒体向小百花剧团提问,求证“茅派”是否就此诞生。胡梦桥认为,茅威涛在多年的尹派唱腔中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在群众中也有广泛的传唱基础。
郭小男举例,像董柯弟,她的唱腔师于张(桂凤)派,但已经全然有了自己的风格。“尹派茅腔”、“尹派赵腔”等现象也早被广大戏迷所接受。在如今,唱腔已经成为一种“科研”的结晶,有些问题早已属于科学的范畴,是不用回避的。
茅威涛则说,大家提到我的唱腔的时候,请联想到这背后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编剧、舞美、服装、化妆、音乐、灯光等等。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特别提示:
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英台一角,特邀杭州越剧院著名花旦、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陈晓红担纲主演。 (记者 潘宁)
(摘自 《杭州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