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与越剧演员座谈呼唤精品力作
3月15日,上海文艺创作中心邀请了5位作家和上海越剧院7位越剧当红明星,在文汇新民联合报业大厦举行“上海著名作家和上海著名越剧演员座谈会”。大家围绕上海越剧未来走向、为上海越剧名牌演员度身定制剧目、当代作家参与越剧剧目建设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让上海越剧明星多演新戏,在创作大量越剧新品和名品的基础上,形成合力打造越剧的精品力作,让越剧变成上海城市精神的一张名片,这成为与会者共同的心声。
多演戏,为越剧明星度身定制
“越剧王子”赵志刚感慨:老师尹桂芳当年每两个星期排一台新戏,而自己能两年排台新戏已算不错。上海越剧院院长尤伯鑫也认为,优秀的越剧剧本稀缺,上海越剧院创作题材和剧目都缺少储备,剧院和明星都“等米下锅”,这样的状况需要改变。剧作家罗怀臻说:“上海越剧院有一大批具有市场号召力的越剧明星。这些明星都已年近不惑,得赶快抓住时间为他们度身定制剧目。”
作家王小鹰是位地道的越剧迷,可以对在座的越剧明星如数家珍,她认为:“越剧明星挑剧本过于谨小慎微了,反而在等待中错过了舞台黄金期。而老艺术家什么戏都演,观众喜爱的就保留成为精品,越剧的经典之作《红楼梦》、《梁祝》无不是如此产生的。明星们演过的好戏,应该深入挖掘,成为保留剧目。如章瑞虹主演的《梅龙镇》,第二稿明显比第一稿要精彩。赵志刚的《杨乃武》、单仰萍的《西施归越》等都可以保留下来。”
剧评家毛时安认为,目前文艺界存在着“精品焦虑症”。精品是要追求的,但需要更多健康有益的、观众喜爱的新剧目。
上海越剧院艺术总监胡勖大胆设想:剧院将建立剧目库和题材库,每年生产6-8台新戏,每位名牌演员手头都要准备3台戏。在增加剧目数量的基础上提升质量,如此既能满足观众对新剧目的渴望,又能在“新品”基础上打造出精品。
分层次开辟市场提升越剧文化品位
汪天云认为,越剧观众是有不同层次的,不能指望一台戏,男女老少都喜欢。复排老戏,可以满足老观众的需要;新戏的创作可以多考虑青年人的欣赏口味。越剧靠情感取胜,有关宋庆龄、宋美龄的《世纪姐妹花》,张爱玲、董竹君的人生片断,都可以成为越剧的题材。
要一下子创作一台很优秀的原创越剧,王小鹰感到很困难。她认为,越剧关注人情、人性,未必要表现政治意义深远的宏大题材。除了创作新剧目,还可以改编古典名著,移植其他剧种的好戏。另外,排演《聊斋志异》之类的越剧小剧场戏,也是可以尝试的。
罗怀臻建议,王晓玉的《赛金花·凡尘》、王小鹰的《吕后·宫廷玩偶》、蒋丽萍的《柳如是·柳叶悲风》都可改编为越剧。他建议作家们不要以戏迷的眼光看待越剧,而应把自己的文学感受带到越剧创作上来,提升越剧的剧种品格。
文新报业集团社长赵凯说,上海越剧人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形成合力,努力使上海越剧院成为全国一流剧院,使越剧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记者
张裕)
(摘自 《文汇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