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梆子名角马正瑞日前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接受记者采访时,马正瑞说,艺术需要有“反叛”精神,在“斗争”中创新。

一世“情缘”

上世纪50年代初,山西省晋城市晋庙镇。每当上党梆子铿锵高亢的唱腔在露天剧场响起,总有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听得入神,他就是如今上党梆子的著名演员——马正瑞。

童年痴迷,少年学艺,青年登台,老年授徒,这几句话概括了马正瑞与上党梆子的“情缘”。

13岁那年,马正瑞同时接到晋城一中和上党梆子青年演员培训班的录取通知书,他选择了后者。回忆往事,马正瑞打趣地说:“喜欢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青训班饭菜好吃。”

演艺训练是艰苦的。每天早晨5时就要起来练功,练功场地是个打麦场,夏天大汗淋漓,冬天冻得手指通红,甚至皮裂出血。

马正瑞饰演老生,这个角色对形体要求不高,但他依然坚持练形体基本功。有一次翻筋斗不慎磕到颈骨,差点造成瘫痪。

从艺半年,马正瑞获得登台饰演主角机会,一炮走红。“青训班里有个小红生”,在晋城传开。

此后30多年,马正瑞主演过《牛头山》、《仙云盏》、《挂龙灯》、《红灯记》等90余个剧目,被观众誉为“活唐王”、“活寇准”。

创新求变

上党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起源于山西东南部。上党梆子音调高亢明朗,音乐曲调丰富,表演强烈明快,侧重唱念功夫。

随着社会变迁和人们审美视角变化,上党梆子的不足逐渐显现。传统上党梆子从形式到内容距离现代生活较远,舞蹈动作枯燥生硬,缺少细腻刻画,戏剧内容局限于帝王将相题材。

马正瑞从京剧、越剧、电影等表演艺术中汲取长处,结合上党梆子自身特点,形成新的上党梆子老生唱腔和形体语言。

一开始,求新求变不被认可。1958年,马正瑞被调入晋城鸣凤剧团。他的一些唱腔、动作和传统上党梆子不太一样,老演员觉得别扭,不招人喜欢。

马正瑞却认为,没有什么东西一成不变,剧种的差别在于唱腔差异。他坚持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久而久之,台上台下的人们接受了他的创新。

继承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马正瑞认为,在传承中创新才能使一门艺术保持活力。“这需要对前人勇敢反叛、斗争和不妥协。虽然这个过程很痛苦,却是必须的。”

因为创新,上党梆子更“鲜活”、更贴近生活了。

希望犹存

和其他传统戏曲一样,上党梆子面临观众流失、演出水准下降,后继乏人,有的剧团被迫解散等问题。

马正瑞认为,主要原因是地方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晋东南每个县都有一至两个剧团,而今有的县连一个剧团都没有。演员每月工资600元至700元。一旦成名,立即脱下戏服,另谋出路。尽管身处困境,但马正瑞仍对上党梆子前景抱希望。他说,上党梆子是经过几百年磨炼沉淀的瑰宝,总有一天会重新吸引大众。

(摘自 《三晋都市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