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剧坛,一些当红明星和挑梁生旦,在他们的艺术黄金期居然一年演不了十场戏,有的甚至十年排不上一出戏。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周本义对此痛心疾首,他呼吁,应该尽快改变这种戏曲明星资源的闲置浪费,让市场喜爱、观众欢迎的戏曲明星多演出、多排戏。

一身好功夫 无“戏”来问津

来自成都的一位川剧明星说道,她去年一共才演了六七场戏,看好一个本子很想排演,但剧院领导光研究讨论就已经六七年了,至今还没有下文。越剧王派名旦王志萍也说,去年一年她只演了十几场戏,从1998年海归迄今,10年间由她担纲主演的新戏也就只有一出《蝴蝶梦》。淮剧名家何双林颇为感慨地告诉笔者,像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别的,对圈内人来讲,这一切早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这些年来他去了各地不少戏曲院团排戏,看到一些出类拔萃的戏曲明星无戏可排、极少演出,十分同情。有的国家一级演员只好跟着草台班子去演出,目的只是为了不荒废掉自己的功夫。还有的梅花奖演员因为长期没戏演,干脆要求到戏校教书去了。

新剧难存活 “粥”少“僧”却多

艺术院团的当家人谈起这一现象也颇多无奈。拿拥有众多越剧流派和众多戏曲明星的上海越剧院来说,想排演新戏的头路演员实在很多,但乐队班底只有两个,要完成每年300多场的演出任务,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以及越剧接班人的传承培养,因此,排演新戏一般都是见缝插针地来安排,而适合演出、适合演员的剧本也实在太少,有的即使勉强排演,演出效果也并不理想,新戏的成活率更差。一般说起来,一家院团在一年里能够排演上两三个新戏就算是很不错的了,每台新戏的领衔主演也不过就是那么两三位,总有一多半的明星在这一年里排不上新戏。“僧多粥少”始终是要去面对的尴尬难题。

建长效机制 用足“星”资源

笔者在采访中看到,为了改变明星资源的闲置浪费,各地院团都在开动脑筋,不少明星更是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像上海京剧院去年精心策划并组织实施了22场“菊坛名角·走马换将”的系列演出,通过院团之间“主角轮换、互为班底”的形式,让上海京剧院的主要演员赴武汉、天津、南京等地演出,再请湖北、山东等地的菊坛名角来沪登台,这不仅加强了交流,降低了成本,也有效增加了明星的演出机会。还有人称“越剧王子”的赵志刚,这些年来没有等米下锅,而是主动找食,与浙江的同行合作排演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和《藜斋残梦》等,2005年还自筹资金独立制作了《赵氏孤儿》。赵志刚表示:“我们这一代演员都在为艺术青春的逝去而着急,都渴望在继承的基础上走出自己的新路来,所以不管怎么困难,大家都不会放弃。”

当然,要真正盘活这些戏曲明星的资源,减少闲置与浪费,让他们在艺术的黄金期能够排出更多的新戏与好戏,还需要进一步拆除院团与院团、地方与地方的人为藩篱,加强市场计划性和科学管理。要像国际演出市场那样,提前排定全年的创作与演出任务,只有这样,才可能对相对闲置的主要演员进行合理安排与使用,并形成有效的长效机制。(端木复)

(摘自 《解放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