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如银,微风似水。空旷的天际下,嘹亮清脆的童声犹如明月洒下的银光,清澈透亮、晶莹纯净。
那是十多年前的一个中秋之夜。上小学三年级的张小君刚刚从篮球赛场上捧回了奖状,就被校长又点名在中秋联欢会上出个节目。天生活泼好动、敢闯敢干的小君,大大方方地唱了一段越剧,没想到跟表姐学着玩儿的几句唱腔一下子震住了在场的老师和学生们。校长兴奋地对小君说:“嗓子这么好,以后肯定有出息!”
就是这样一次鼓励竟一下子敲碎了小君想当一名体育健儿的梦。潜伏在小君内心深处的艺术知觉,就在那个中秋之夜被猛地唤醒了。那时年少的她只知道是越剧的唯美和唱越剧时的那种感动,她懵懵懂懂地踏入了越剧艺术的殿堂。
1989年,来自越剧故乡嵊州的张小君考上了宁波艺术学校。不久,在第一轮剧目考试中,小君演出了她排练的第一出折子戏《打金枝》。剧中蛮横的公主激怒了心高气傲的驸马郭暧,张小君饰演郭暧,只见她边唱“可恼,可恼!”边气愤地一甩水袖,“哐啷”一声,台上的花架子倒了,茶杯也掉在地上,台下一片哗然。唯有几位考官报以会心地微笑,他们相互议论:“这个小伙子(他们居然叫她‘小伙子’)真潇洒,什么都不顾了。很投入、有激情、真火爆”“气质好,有阳刚之气”。考官们从甩翻了花架子的背后发现了这个年轻人的表演天赋和潜力。就这样,以为自己演砸了的张小君在这次考试中得了最高分。
1992年,张小君进入宁波小百花越剧团。第二年,她代表剧团参加在上海举行的“超达杯”江浙沪越剧“双十佳”青年演员大奖赛。张小君的工架帅美稳健,她的扮相英气逼人,更不用说她那一副明亮宽广、高低自如的好歌喉了。如此火爆而富有感染力的演出令全场沸腾了。小君理所当然地荣获了本次大赛的一等奖。当时,小君只有19岁,是所有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从在艺校时第一次演出折子戏甩翻花架子,到荣获江浙沪三地的大奖,张小君以她富于激情和爆发力的表演天赋,以她能文能武、刚柔相济的表演特色,在以温文尔雅、优美缠绵的越剧主流风格中异峰突起、独树一帜。
张小君有个“怪论”,排传统剧目,不看前人演过的录像资料。这种观点和行为,如果拿到京剧界,是绝对行不通的。而越剧这种年轻的艺术,不仅没有繁琐、严谨的表演程式,而且还善于吸收话剧和影视的表演手段,自然朴实、真实生动,是越剧所追求的表演风格。因此,小君的这种做法虽然显得过于大胆,但在实践中,人们又不得不承认小君是一位成功者。
去年,宁波小百花越剧团排演了大型古装悲剧《荣华梦》。这出戏早在十几年前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就已演红上海滩,那时叫《真假驸马》。主演是小君的大师姐钱惠丽。在小君刚刚踏入艺校的时候,钱惠丽就已经是红楼剧团的顶梁柱了。小君觉得钱惠丽不仅很好地继承了前辈的艺术,而且还善于吸收其他流派之长,有自己的发挥和创造,使她的唱腔更丰满,更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情趣。当时,小小年纪的张小君,就有了对学习流派的较深刻的认识。更何况,张小君天生凡事喜欢自己做主的性格,使她逐渐形成了一种排戏的习惯:凡是排别人演过的戏她都不先看原有的录像,就连《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剧目,她都不是对着录像带,一招一式地跟着老师学出来的。她总是要到彩排后,才拿出录像带,反复观看,吸收老师的一些东西,融化进自己的表演中。
她喜欢凭着自己对剧情、对人物的理解,与导演一起设计表演动作。在小君的眼里,所有的剧目都不分传统和原创,一切都是崭新的,她用孩童般近似空白的眼光,用新鲜的感觉和富有激情的创作,去打造自己心目中的人物形象。
小君用她个性化的解释赋予了《红楼梦》《荣华梦》新意。场场演出,小君每每唱得荡气回肠,催人泪下,赢得观众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问她为什么要这样违反常规地排戏。她说:“传统经典的东西固然很好,但艺术崇尚的是个性,最忌重复他人。你就是学得再像,充其量也是他人的复本。我希望观众看到我的演出后,不会说我是学谁的。不同的表演方式是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的。”
“那也可以先模仿再创新呀。”
“当然也可以先学习老师的一招一式然后再创新,但我认为,演员的模仿力一般都很强,先入为主,使得再创新的空间就少了许多。艺术是悟出来的,不是学出来的。只有自己悟出来了,表演才会有灵气。而且自己创造出来的肯定是发于情,动于心,这样的表演也就更真实自然,容易打动观众。”(罗松)

(摘自 《人民铁道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