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越剧需要什么样的观众 "戏曲的戏迷不宜太年轻,希望越剧能吸引文化品位相对较高的人,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年轻人。"--提出这个观点的朋友,我想我能理解他的初衷,在他的眼里,许多年轻的戏迷也许并算不上真正的"戏迷",他们迷的可能不完全是"戏",更多的是演戏的"人"。 不过基于此,便把戏迷分为"年轻"与"年长",似乎生硬了些,我想,年轻的戏迷们肯定也会不服气地反驳:戏曲本是俗文化,欣赏者何必一定要文化品位高?年长的观众们就一定文化品位高吗?划分文化品位高低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 显然,单纯地用"年轻"或"年长"来划分戏迷是不客观的,那么,越剧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观众?我认为,简而言之,越剧,甚至戏曲,所需要的,并不是哪一个年龄层次、哪一个文化层次的观众,它需要的是一种真正懂得尊重它、欣赏它的"态度"。 以前听到不少越剧观众说,和南方的剧场比起来,北京的越剧剧场里是不是太安静了?说句实话,我一贯以这样的安静为自豪,因为在那种屏息凝神当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台上台下异常迷人的交流。可也必须承认,并不是每一场演出都是这样的,有时候,剧场里也会是嘈杂的--不是观众情绪高涨的那种热烈,而是一种切切实实的嘈杂。讲话声、议论声、小孩儿哭闹声、呼机手机铃声……有时候,一边看戏,一边还会听到某些自认为懂戏的朋友(多半是老年朋友)热情地讲述,内容无非就是各个流派的分别,自己多年前看过某位名角的经历,甚至恨不得连台上演员的家族史都能历数一遍(正确与否我就不评价了),说到高兴时,没准儿还会和着台上哼唱几句,任凭你怎样向他侧目都毫不理睬……我相信,所有看过越剧现场的朋友,无论地域,对我描述的场景一定都不陌生。除了越剧,也零星地看过一些话剧、歌剧和诗歌朗诵会,剧场里当然还达不到鸦雀无声的程度,和越剧的剧场比起来,却是要安静得多了,而这安静丝毫没有影响演员与观众的交流,你甚至可以感受到台上台下共同跳动的脉搏,共同起伏的呼吸……对比越剧的剧场,我总会有种隐隐地心痛,并不想拿越剧去和话剧、歌剧、诗歌朗诵作什么硬性地比较,更何况,贬低我所热爱的艺术又是多么难过的一件事,可是,无论观众年龄的长少、文化程度的高低,其素质的高下已是瞒不了自己的截然分明了。

不要和我说"戏曲原本就是民间的艺术,民间的艺术原本就是世俗的,比不得话剧、歌剧那些形式",不管别人怎样,至少我完全不同意这个观点,既然民间艺术已经脱离了原生态的草台班,成为了剧场艺术,就不应该再提倡原来那种旧式戏园子般的观剧方式(那样的观剧方式也绝不是"热情"的代表),谁说戏曲不应该和其他任何的剧场艺术一样,具有同样的观赏态度,受到同样的尊重呢?如果连戏曲观众、戏曲演员自己都不去呼唤这种尊重,又有谁会来尊重你呢? 说到观剧方式,似乎无可回避地会提到一个"文化品位"的问题,戏曲观众的文化品位高当然是一个非常好,非常值得高兴的现象,但戏曲毕竟是民族的艺术、民间的艺术,"文化品位"毕竟不是每个观众所必须的,那么,在新时期的越剧和戏曲,究竟需要提倡怎样一种观剧方式呢?个人以为,越剧和戏曲所最最需要的,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捧场",而是理解,是沟通,是一种用心灵去感悟它们的方式--悲欢离合也好,诙谐幽默也好,凄美哀婉也好,或许,它可以触动你内心深处最敏感的那个空间,让你从戏里发掘出隐藏在剧情下面的更深入的东西;或者,你只是来听听看看演员们好听的唱腔、优美的身段,放松放松繁忙生活中疲惫的神经,都无妨啊,只要你是在用心灵去认真地体味剧中人物的心情与命运,那就足够了。

观剧之余,如果有的观众会因此而有兴趣去更多地了解越剧的历史,戏曲的知识,中国的历史文化,那当然是一件更值得高兴和提倡的事情,事实上,对各个艺术门类的感应都是共通的,对戏曲有着良好领悟的朋友们,往往对各式文学艺术都有着较多的了解,这就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整体反映。我喜欢和这样的朋友们交往,爱听她们对不同剧目的不同观感、评价,也许,观点不尽相同,但每一次交流之后都会有受益非浅的感觉。我想,独道的见解、丰富的知识当然不是所有的戏曲观众所必须的,但我们古老的戏曲艺术肯定会由于拥有这样的观众而感到欣慰的。

戏散了,幕落了,无数的观众会如潮水般涌向台前,喊着演员的名字,我喜欢看观众们的热情,这是只属于戏曲观众的热情,可是我却更向往另一种状态:观众们能默默地站在原地或前半场离舞台比较近的地方,带着满意的微笑礼貌地鼓掌,这个时候,看着台上谢幕的演员轻轻擦去额边的汗水,看着她们灯光下如花的笑靥,我的心头总会涌起一份莫名的感动和幸福--不管别人怎么样,至少对我而言,剧场,将不再是一个扔着手巾,嗑着瓜子的娱乐场所,而是一个能让我的精神接受洗礼的神圣的地方。

戏曲离不开演员,演员也当然是戏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分。一直以来,媒体上总是在宣传戏曲观众们独特的热情,但是,必须承认,这份独特的热情下面,也有着许多我不太欣赏的方面。 不可否认,即使是21世纪的今天,有些老观众、老板还保留着一些不太好的习惯,毫不通融地要求演员加唱啊,散戏后请演员吃宵夜啊,为某位演员大摆宴席啊,送一些贵重的物品给演员啊,似乎和演员的交往已经不是一种感情上的沟通,而是一种场面上的风光,如此等等,总让我联想起旧社会那些"捧角"的恶习。我并不反对观众和演员之间的朋友交往,但凡事总要有个限度,超过了限度,就会给人不好的印象。

当然,这并不是说年轻的戏迷就做得好了,在许多青年戏迷里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追星"现象。我自己也是从十七、八岁过来的,特别能理解青年朋友们热烈的心情,喜爱某位演员,希望得到她的签名、合影都是正常的,想向她表达你真诚的心意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还是那句话,凡事总要有个限度,记得那一年想给茅茅送花,吴大哥特地嘱咐我:"虽然茅威涛总是很早就去化妆间化妆,但演出前你不要去打搅她,让她能够安静的入戏;演出后再把花送给她表达你们的心意,也不要太多打扰,因为有的戏她会很难出戏,非常疲惫。"这段话说过已有两年,再提起时,印象依然深刻,心里仿佛还残留着当时的几分歉意,是啊,我们只想着把最真诚的祝福送给热爱着的人们,可是,我们又何尝为她们设身处地地考虑过呢?即使这份热爱是真诚的,但也要看表达的时间和场合啊。

同理,当戏迷们想向演员要签名与合影,如果演员很累很忙,不能一一满足的时候,戏迷们是不是能克制一下自己的失望,对她们稍微宽容一些?当我们抱怨某位演员似乎不是很热情的时候,是不是也考虑过,在这个时间去找她,对她而言是不是适合?当戏迷们打听到演员的电话号码就随便打电话给她的时候,即使你的初衷是好的,但有没有想过,演员们也是常人,她们也需要不被别人打搅的、属于自己的平静生活?而当我们口口声声地表达自己对演员们的热爱的时候,又有没有想过,自己究竟为她们切切实实地做过些什么没有?

想说的是,演员是在舞台上塑造各种剧中人物的人,她们是属于戏曲,属于舞台,属于她那个观众群体的,她们不是哪一个观众个人情感的倾诉对象,她们有她们自己的性格、思想和生活,任何一位观众都没有权利让她们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再说,观众们对演员的热爱是因戏而起的,无论怎样,对她们的关注更多的还是应该在舞台上。如果机缘巧合,真的与她(他)成为了朋友,当然是份值得珍惜的友情,如果不能,在演出结束后,默默地送上一束美丽的花束,一份精巧的礼物,或者只是远远地送上一次最真诚凝视,一份发自内心的掌声,又何尝不是一种很好的关注方式? 我不指望每一位观众都能完全接受我的观点,但如果我说的还有些道理,还能被接受的话,我希望我们每一位青年观众都能从自己做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努力地感受我们身边更年轻的朋友们。我想,未来的越剧和戏曲当然需要热情,但更需要理智和冷静,需要一种正确的观剧态度,只有懂得尊敬戏剧的人,才会被戏剧、演员和其他的观众们所尊敬;只要是懂得尊敬戏剧的人,无论他是十七岁,还是七十岁,无论他的学历高低,都是未来的戏曲和越剧所呼吁和需要的观众。

至于那些在某些论坛上几乎天天上演的,以对某些演员进行人身攻击为乐的丑恶现象,我不想多谈,几年来,看得够多了,我始终认为,个人的修养、人品的高下与年龄和学历都没有必然的联系,况且,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道德判断观念,不同的道德取向自然会支持着每个人寻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朋友。

2001/10/1

本贴由叶子于2001年10月01日03:13:59在〖美丽越剧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