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和10月1日,上海越剧院将在广州黄花岗剧院先后演出镇院经典剧目《红楼梦》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消息传开后,引得观众的热捧。为了让观众更好地欣赏新版《红楼梦》,记者采访了上海越剧院院长尤伯鑫,他表示新版与老版相比,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注入了现代审美元素,体现出四大新的艺术特点。
结构:大胆调整“凤头豹尾”
新版越剧《红楼梦》从调整戏剧结构入手,别样营造大悲大喜、大实大虚的舞台意境,并提高舞美空间层次,丰富音乐形象,整合流派表演,精缩演出时间,实现了一次富有创意的新编。它对原版既有承传,又有创新,是一个注入现代审美意识的新时期版本。
尤伯鑫颇自豪地告诉记者,新版《红楼梦》1999年在上海首演后,评论普遍认为《红楼梦》是越剧的经典之作,这次演出不是简单的复排,而是以现代审美观点进行加工修改。
“在文本上,新版《红楼梦》对原版作了修改。首先,它删除了‘黛玉进府’和‘识金锁’两场戏;新增了‘元妃省亲’一场戏,一开场就把处于兴旺顶峰的贾府呈现在观众面前,比原版更深入地揭示了作品的社会历史内容。另外一处重大的修改是将宝玉弃玉出走的结尾改成了‘太虚幻境’的宝玉咏叹,不仅凸显出贾府的兴衰荣枯的历史变迁,更表达了人物沉浮生灭的心路历程。因此,全剧显得凄美缥缈,动人肺腑,引人深思,使观众在大力度的情感冲击下,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和主人公的命运紧紧相连,同悲同喜,剧场效果超过了以往的版本,强化了该剧蕴含的大悲剧感,更是对曹雪芹原著精神本质的深层把握与美学提升。”尤伯鑫表示,新版越剧《红楼梦》刚开始时,观众会对原来第一幕中脍炙人口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唱段给砍掉了觉得可惜,但等到最后看“宝玉哭灵”一幕,会恍然大悟,拍腿叫绝:只见在警幻仙子的引领下,一个个仙子带出了一个个如水女儿,依然是大观园中的花样容貌、玉样精神,宝玉穿插期间,寻寻觅觅,蓦然回首,却发现林妹妹正在远处向他微笑,于是不由自主地唱道:“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在这耳熟能详的歌声中,宝玉终于大胆地奔向了林妹妹,可就在两人交汇的刹那,林妹妹不见了,众仙子也散了,偌大的舞台上,只剩下宝玉和一抹青色的幽光。假做真时真亦假,宝玉就在这假假真真中悟了:“剩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尤伯鑫笑着说,新版中这首尾呼应的一笔,被业内称为“凤头豹尾”,加重了生离死别的悲剧气氛和剧情的点题。
演员:新人表现令人叫绝
新版《红楼梦》由徐派传人钱惠丽和王派花旦单仰萍主演,对于两位新主演,尤伯鑫的评价是,表演上既颇有当年徐、王的神韵风采,又注入了他们自己的心得体会。
尤伯鑫点评道:“舞台上的单仰萍,以其楚楚动人的扮相、芳馥典雅的气质以及委婉缠绵的唱腔,再现了‘王派’的嫡传真功,悲凉的《葬花》、凄苦的《焚稿》,让人们再次为多愁善感的黛玉深深惋惜;而钱惠丽的徐派小生扮相俊秀,唱腔也十分清亮,激情的‘宝玉哭灵’把全场气氛带入了高潮。”尤伯鑫赞不绝口道:“钱惠丽的表演,既激情澎湃,又拿捏得恰到好处。她扮演的贾宝玉,从少年到成年,时空跨度颇大,唱和演难度甚高。如果说徐玉兰扮演的宝玉演得情真意切,那么,钱惠丽则更显潇洒俊逸。她着重在细微之处显露自身特质,给观众看熟了的老角色注入新意思。同时,她的嗓音条件也与徐玉兰不同,她那能跨越14度之宽广音域的嗓音,高扬处如决堤之水一泻千里,低回处似涓涓细流曲折萦绕,唱起‘宝玉哭灵’来,直叫人泪随声下。而单仰萍扮演的林黛玉,浑然一体,气韵清雅不凡。她深得王文娟真传,刻画人物细腻动人,表演自信、自然、自如,层层揭示了黛玉孤寂高洁的内心世界。在‘葬花’一段,她荷锄移莲步款款而来,水袖轻轻抖动,双眉一颦一蹙,无不牵动人心;此外,‘焚稿’的大段唱腔,更是唱得催人泪下,让人信服她就是曹雪芹笔下那个‘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林妹妹。”
舞台:典雅华贵美轮美奂
老版越剧《红楼梦》深入人心,但尤伯鑫表示,新版《红楼梦》的舞美设计更能带给观众以视觉享受,其中,“黛玉葬花”中的花瓣雨最令观众叹为观止。
尤伯鑫介绍说:“就舞台呈现而言,观众一走进剧场,首先看到的是具有贾府典型特征的环境:一对富有质感的石狮子与气派非凡的朱漆大门,大门一开,华美绝伦的大观园就呈现在观众眼前:亭台楼阁、水榭画舫、草木花树、小桥流水……舞台美术每一场都体现出迥然不同的美感特征,或华丽热闹、或清新淡雅、或古朴凝重,同时,舞台上的布景是极其写实的,具有明清园林风格,如一座座水榭楼台,能划上舞台的大游船,一棵棵能随风飘落花瓣的桃树,专门订做的硬木家具等。”
新版《红楼梦》仅舞美就投资了300多万元,其舞台、服装还创下了几项中国戏曲演出的新纪录:全剧道具4000多件,大小宫灯100多盏,用木料70多立方米,塑料泡沫3卡车;演员服装400多套,鞋子200多双、头饰100多件,用布料近20000米,并且所有绫罗绸缎均真材实料,所有绣花服装均为立体绣花,头饰全部手工制作,既不失古典神韵,又富现代美感;此外,凡有家具的地方均是正宗明清家具,其中,贾母房中的一套根雕家具是专门在浙江富阳定制,木料为二三百年树龄的杜鹃花树根,仅此一项就价值数万元,此类家具现在已可进入博物馆展览。“全剧13道精美的布景是《红楼梦》主创人员先后多次赴江浙等地采风,遍览江南名园,博采众长而设计的,把一座美轮美奂的大观园搬上舞台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伯鑫欣慰地说:“工夫不负有心人,看过新版《红楼梦》的观众对舞台美术的评价是‘典雅华贵,美轮美奂’。尤其是‘黛玉葬花’这一场中的花瓣雨最令观众叹为观止:当贾母等人齐来游园时,百花争妍;黛玉扛着花锄走来,缤纷落叶,远处传来隐约的欢声笑语,冷色调的灯光衬托出黛玉的孤独落寞。随着黛玉的沉吟,舞台上的桃花树竟纷纷掉下花瓣来,一时间舞台上犹如下了一场‘花瓣雨’,更增几分凄清。凋谢飘零的花瓣满台飞舞,葬花的黛玉反被花葬,相当感人。”
唱腔:经典唱腔二度创作
由于文本的不同,新版《红楼梦》对音乐包括唱腔进行了新的创作,根据观众喜新恋旧的欣赏心理特征,在保留主要唱段的同时,对某些唱腔过门重新处理,并进一步发挥伴唱的特有功能。
尤伯鑫介绍说:“新版唱腔有删有减,伴唱则增多于删。新版对原版7段伴唱采用了3段,新写了5段。新版在主旋律和配乐上作了全新的处理,即使保留的主要唱段及伴唱也重新处理了配器,而且在‘读西厢’、‘葬花’、‘泄密’、‘哭灵’等场次中进一步发挥,发展了伴唱的特有功能,掺入和声、哼鸣等,富有感染力。”尤伯鑫认为,音乐上的再创作加强了人物刻画,推动了剧情发展,提高了审美价值。此外,他还表示,新版《红楼梦》在音乐配器处理上,古调新编、中西交融,演出分别配备了民乐与交响乐两种大型乐队的伴奏,围绕唱腔大大加强了配器和声的交响成分,也造成了听觉效果的丰富与美妙。(记者 苏蕾)
(摘自 《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