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越剧 > 越剧知识 > 正文

越剧老姐妹嵊州再聚首

越剧老姐妹嵊州再聚首 来源:钱江晚报作者:王玲瑛金毅董旭明时间:2006-03-26
  距离百年越剧诞辰还有一天,为她庆生的人昨天纷纷回到了故乡嵊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再度重聚的袁雪芬、王文娟、徐玉兰、傅全香、金彩凤等老一辈越剧艺术家。
“莺莺”袁雪芬85岁回娘家
  越剧走过了一百年,昔日轰动上海滩的女孩子也不再有“娴静尤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拂柳”的身姿。
  《西厢记·琴挑》里的“莺莺”袁雪芬今年85岁了,“16岁离家到上海,今年85岁回娘家,中间隔了60多年。不论出去多久,家乡还是忘不了的。”袁雪芬一回老家,第一件事是先去给父母扫墓。第二件事自然与越剧有关,到从前学戏的地方看看,再去前辈第一次演出越剧的东王村回顾一下历史。在东王村古戏台前,袁雪芬很动情,“我,是嵊州的女儿。”
  “我们以前学戏的那个地方还在呢,”袁雪芬碰到老姐妹傅全香,先说的是童年的乡村记忆。在老姐妹中,袁雪芬是大姐,看上去也最斯文端庄,一件黄色外套,一幅大框架眼镜,像个老师,而她的姐妹王文娟、傅全香等都还是爱俏的性子,红色风衣、翠蓝小西装、牛仔裤、玫瑰色围巾,相当青春。
  据悉,为纪念越剧百年,越剧故里嵊州将在当地建立“中国越剧文化艺术中心”。老一辈的越剧表演艺术家每人都将有一个个人纪念专馆。
  昨天,回到嵊州的袁雪芬非常激动。她说,我又回到娘家了。“以前,嵊县很穷,这次回来感觉变化太大了。但乡亲们对越剧的爱却没变,这次我到嵊州的几个老戏台转了转,很多老戏迷看到我,很亲切。”
  “越剧能有今天,这段历史不简单。起先我们几个姐妹刚到上海的时候,越剧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越剧能被上海人接受,其中有很多迂回曲折,竞争相当厉害。起先,越剧是排不上位的,上海人爱听的是宁波滩簧、申曲(上海地方戏)。后来,我们吸收了电影、话剧、昆剧的优点,对越剧进行大胆改革,对上海人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
  “这之后,我们把鲁迅的作品《祥林嫂》等搬上了越剧舞台,把整个越剧的层次提高了。当时周恩来看了我们的作品,说这几个女孩子不简单,能演出鲁迅的作品。我们为了摆脱童养媳的地位,到上海唱戏,这是非常不幸的,但越剧的发展得到了党的关怀,这又是十分幸运的。”“林妹妹”王文娟变身“林大师”
  王文娟,这位昔日“林妹妹”,如今已升级为“林大师”,收入门下的亲传弟子有20多位,遍布天下学“王派”的演员和爱好者已无法计数。记者昨晚在嵊州与她聊起了越剧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王文娟13岁就登台演出了,“那时我跑龙套,跟的师傅是竺素娥,师傅是演小生的,人称‘越剧盖叫天’”。一个小生师傅却调教出了一个驰骋越坛的小旦演员,“我的脸小,老师教我演花旦。我的唱腔是跟支兰芳学的。”出师了就得唱戏赚钱,在她当红时演出很频繁,“我们那时候一出《孟丽君》,每天演出日夜两场,能连演两三个月,只有星期一可以休息半天。排戏都是夜场演出之后排的,早上起来再接着排,演员就得敬业吃苦。”
  今年是越剧百年,同时也是电影百年,两种艺术走到今天,与生活的距离、时尚的距离似乎走了截然不同的路。王文娟觉得,很大原因是今天的越剧演员与观众距离远了。距离远一要怪没有演出剧场,二要怪演员与观众的联系少了。“你得经常演戏,观众看上瘾了会习惯追你的下一部戏看。票价还得低,现在票价这么高,谁吃得消?上海普通演出一场得280元的票价,两个人得560元。太贵了!”
  海派越剧今年大肆在杭州舞台上攻城掠地,年轻观众看得欢喜,私底下也常嘀咕,为什么上海越剧院的老底子戏服从来不改?昨天王文娟回答了这个问题,老戏的服装是刻意不变的,力求原汁原味,保留那个时候的时代感。新戏服装还是在改的,比如在《蝴蝶梦》、《赵氏孤儿》、《虞美人》等中都有改动。

本文《越剧老姐妹嵊州再聚首》地址:https://www.xiquwenhua.com/yueju/zhishi/206.html

上一篇:越剧一条街今天开街 只请戏迷上台唱 下一篇:袁雪芬:我以一生献越剧
越剧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