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岭南特色的“红船”是目前珠江上最大的游船。
2016年初,一艘满载粤剧故事的红船重返珠江。红船上以《船说》为主题的粤剧艺人故事,一年多的时间已演出上千场,把成千上万的人带到了粤剧繁盛的年代。曾几何时,珠江上粤剧红船帆影翩翩。清末民初是粤剧最繁盛的年代,粤剧戏班以红船为交通工具,在珠三角水域游走四方,靠岸演出,四邻八乡热闹非凡。
粤剧,对于广州这座城市以及广州意味着什么?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粤剧的盛况空前,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港台和外来文化冲击下的发展低谷,再到近年来提出的振兴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粤剧已经成为广州这座城市文化与气质的一部分。
漫步走过恩宁路上的八和会馆,步入近年来新建的粤剧博物馆,登上重返珠江的粤剧“红船”,回到粤剧粤曲唱响的地方,或许能感受到时代之下粤剧发展的新脉搏。
粤剧博物馆广福台上砌有非遗大师何世良的砖雕作品。
八和会馆曾汇集粤剧精英
78岁的区伯家住荔湾,从小在戏园子里听戏。如今有时间总要绕道到恩宁路的八和会馆前望一望紧闭的门楼。“以前那里可热闹了,很多粉丝为了见大佬官会蹲守好几天。”说起那时粤剧的盛况,区伯很感叹。
荔湾区是著名的粤剧之乡,粤剧界的同业公会八和会馆就坐落在恩宁路。说起粤剧“大佬官”,区伯可以历数薛觉先、马师曾、廖侠怀、桂名扬、白驹荣五大流派,以及“红腔”开创者红线女。现代著名的靓少佳、罗品超、吕玉郎、文觉非、郎筠玉等的剧目,也能娓娓道来。
“当年的八和会馆就像美国的好莱坞和中国的‘华谊兄弟’一样引领潮流,众多作品流传到港澳和海外。”广州荔湾区文馆所所长黄勇如是说。
1985年,原八和会馆改称“广东省粤剧八和联谊会”恢复活动。八和会馆属下的銮舆堂,至今仍在恩宁路永庆二巷设有堂馆。如今记者来到这里但见乐声已逝,大门紧闭,却不时有人到门前拍照留影。
位于荔湾区恩宁路的粤剧艺术博物馆。
广东“第六园”粤剧薪火相传
粤剧盛况虽不在,但让粤剧迷欣慰的是,2009年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粤剧博物馆的兴建也提到了日程上来。
就在距离会馆不到200米处,荔枝湾涌边、榕树之下,广州粤剧博物馆让粤剧迷可以缅怀追忆。粤剧艺术博物馆占地约1.7万平方米。这里有英石堆砌而成的假山,曲径通幽;古朴的庭院各具特色,错落有致。
由于粤剧博物馆亭楼阁榭既复古又有西关特色,吸收了广东四大名园及宝墨园之精华,所以又被称为广东的“第六园”。记者看到,园林建筑环绕中心晚沙湖,错落别院声歌、普天乐、梨园种声、銮舆载乐、吉庆别馆、琼花堂六组院落空间,院院相连又相对独立,与广福戏台及主景假山共同形成一曲起承转合的山水合音。
作为粤剧博物馆的一大特色,就是引入荔枝湾涌水系,重现水上看大戏盛景的“广福戏台”。此外,还设有一间容纳250人的表演剧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剧场灯光音响等设备都十分先进,尤其是背景板,选用的是当前最先进的LED屏,除了上演粤剧之外,还可以表演话剧等。
粤剧博物馆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粤剧藏品展示。截至2015年12月中旬,博物馆已获赠藏品共1400多件(套),购买藏品共2500多件(套),借展藏品108件(套),粤剧申遗证书是本次展品中的重头戏。
“展示、体验、互动”是粤剧艺术博物馆展示空间的主要特征。结合粤剧特性,博物馆使用了不少声光电体验与互动手段——不仅呈现了粤剧历史,观众更可以通过影像与声音技术欣赏到经典剧目、各式流派唱腔,还能看到粤剧化妆、各种功法的视频。
粤剧艺术博物馆的“红船舫”建筑。
悠扬的粤曲重现珠江
然而,粤剧只能进入博物馆供人缅怀了吗?
“粤剧一定要活起来。”基于这种理念,中国粤剧网开通、广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启动、广州市“振兴粤剧十大工作”立项……一系列举措陆续实施。而珠江上重返的“红船”上千场演出爆满更让人看到了粤剧的希望。
2016年2月,一艘满载粤剧艺人故事的红船重返珠江,珠江上又响起了悠扬的粤曲。
珠江红船长52米、宽15米,是目前珠江上最大的游船。远远望去,宛如一座岭南建筑屹立在珠江之上:船头是旧式洋楼,船尾是传统中式廊檐,船身则借鉴了广式骑楼的风格,船体的设计融合了陈家祠和佛山祖庙的元素。
夜幕降临,由著名导演邢时苗、编剧何继青、舞美设计高广健等联袂创作的《船说》情景体验剧在珠江倾情上演。整场表演和珠江夜游共90分钟,人们可以一边欣赏珠江两岸流光溢彩的夜景,一边感受《船说》演绎的动人故事。
“粤剧红船”上举行的曲艺专场表演。
珠控文化公司艺术总监吴菊红介绍,船内分四个空间,分别为“月影楼”“琼花馆”“镜花台”“素馨阁”,分别是四名主角的表演空间,4条故事线索交叉发展。一开头,观众分别进入四个空间,只能看到其中一个主人公。随着剧情的进展,所有的人物和故事逐渐融合到一起。
当戏中戏——粤剧《月圆花好》正式上演时,观众发现,船体两边的窗帘已经缓缓升起,从船舱看出去才意识到船不知何时已在江心。原来,在表演开始的那一刹那,红船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离岸,游客既可以欣赏大戏也可以欣赏珠江两岸璀璨的夜景。
广州姑娘小李看完《船说》演出之后表示非常“震撼”,她说自己虽然是广州人,但以前从来没有看过粤剧,对粤剧完全没有概念,一直以为是过时的东西,“没想到粤剧这么好看”。
短短一年多,《船说》已经在珠江红船上公演了500多场,接待观众10万多人。最高峰时,一天演三场。珠江红船及《船说》获得了广东省“最受欢迎的水上旅游剧场”“2016年度演出榜最佳项目”两项大奖。
如今,《船说》已擦亮了“粤剧”和“珠江”名片,享誉粤港澳。据了解,未来两年,《船说》将搬往新码头,拥有全新的码头功能配套、非遗产品展示及餐饮等文化旅游元素,打造旅游文化新景点,成为“广州粤剧一日游”主打产品。
▶对话 广州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易红霞:
粤剧如何融入现代生活
粤剧历史悠久,在广州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随着社会生活发展,粤剧在市民中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粤剧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然而古老的粤剧,如何融入现代生活?记者与戏剧博士、广州市政协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易红霞进行了对话。
粤剧要融入年轻人生活没那么容易
南方日报:近年来,广州在继承、创新、发展粤剧方面作了不少努力。
易红霞:是的,多年来,广东省和广州市各级政府部门都非常重视粤剧,历年来投入不少,粤剧界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成绩有目共睹。然而在信息娱乐如此多元和发达的今天,粤剧这种古老而传统的艺术,如何作为一种“活态的艺术”,融入更多的城市市民、尤其是时尚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去,很不容易。
南方日报:虽然政府对粤剧发展投巨资,但观众仍然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曾有人说到剧场看到的景象是“一望无牙”。
易红霞:那是比较悲观和极端的说法,但是很生动。我多年从事戏剧戏曲研究工作,对粤剧非常有感情。粤剧是岭南文化的代表之一,多少年来,在珠三角广大的粤语地区,粤剧都是最惬意的精神享受;在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的心目中,粤剧是最为眷恋的思乡曲。
南方日报:2009年,作为岭南文化的结晶之一,粤剧成为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人欢呼粤剧有救了。
易红霞:没那么简单。粤剧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的保护和传承势必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这是好事。但是另一方面,仅仅一个称号,也很难说是灵丹妙药。
设计是想让更多人了解粤剧
南方日报:很多人认为《船说》项目承担着振兴粤剧的使命。作为该提案的执笔与执行者,你如何看?
易红霞:小小红船承担不了这么重大的责任。振兴粤剧是一项大的工程,政协提案包含五大工程十项具体工作,《船说》只是其中做成的很小的一件事,只是想通过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让人们在游玩过程中,轻松愉快地了解红船时代的粤剧和粤剧人对粤剧的那份痴情和钟爱。说白了,就是想为粤剧做个“广告”,想让那些不了解不喜欢粤剧的年轻人和外地游客,了解粤剧,走近粤剧,借此推广传播岭南文化和粤剧文化。现在看来,这份成功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想。
南方日报:很惊奇你们这种艺术的灵感!
易红霞:《船说》是整个团队的心血结晶,为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水上旅游剧场,团队耗时半年进行创意策划,绞尽脑汁如何吸引普通游客,如何让观众开心好玩。作为旅游剧目,《船说》的创新主要在于对戏剧空间和表演方式的革命。
南方日报:粤剧观众出现老龄化趋势是问题之一,但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年轻人、外地人、甚至外国人看了《船说》都说里面粤剧太短了没有看够。
易红霞:当时我们也就是想在外地游客和年轻人心里播下粤剧的“种子”。通过这个项目,希望能引起大家对粤剧、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关注和思考,让更多年轻人接触粤剧,一起“撑”我们的岭南文化和粤剧文化。这么多人喜欢是意料之外。不过我要说,观众觉得太短了没看够,这就达到我们的目的了:与其说让人坐不住,不如让人意犹未尽。真喜欢粤剧,就到专业剧场去看我们粤剧院团的粤剧大戏,他们演的粤剧比红船这个好看多了。
南方日报:艺术要与时俱进、与时代脉搏共鸣,《船说》确实让我们看到粤剧的希望。
易红霞:谢谢,确实有观众这么说,不过我绝不敢有此奢望。尽管我不反对甚至非常支持粤剧的大胆创新,我也曾经做过很多这样的工作。但是《船说》本身不是粤剧,它只是一个旅游剧,我们在其中不仅没尝试粤剧的创新,恰恰相反,在极其创新的外表包装下,其故事内容和戏中戏里的粤剧展示是非常传统甚至极为老套的。我们刻意保留了这一份传统,我们希望我们的游客欣赏到的是传统粤剧经典的曲牌唱腔和艺术表演。
从小培养粤剧爱好者
南方日报:你一直认为戏剧的生命力在市场,只有在市场中立住脚才不会被淘汰。
易红霞:《船说》就是一次市场化的探索和尝试。但凡尝试,总会有成功有失败。《船说》却得到了那么多人喜欢。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热爱粤剧的老华侨,非常支持我们的这种尝试,主动找到我们,主动提出愿意当红船的义工,免费为我们当英文翻译。现在红船上的英文字幕,就是他的功劳。最喜欢看《船说》的观众,一是外国游客,二是小孩儿。很多孩子,看了一次还要爸妈带来看第二次。
南方日报:除了粤剧要不断推陈出新外,你认为让观众重新到剧场还需要什么?
易红霞:粤剧一直有它固定的观众群,虽然在城市主要是老年人,在乡下还是有大批的粤剧戏迷。如何让城市的年轻人重回粤剧剧场,从小培养粤剧爱好者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一个可喜的消息是,由于孩子们对《船说》的喜爱,已经激发一群志同道合的企业家慷慨解囊成立了“船说少儿文化基金会”,免费资助广州的小学生周末登红船看《船说》,并且在船上学穿戏服学演粤剧。首轮少儿专场在天河区的启动,已经惠及3000多名少儿和家长,反响热烈。
本稿件转载自南方日报,由记者肖雄、刘茜摄影报道,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