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素有“粤剧之乡”的美称,演出市场红火。每逢年节,必演大戏,一演就是数天,有的村庄甚至演一个月。在吴川,一年四季都有粤剧团演出,每年进入该市城乡的粤剧团有近百个。在这众多的粤剧团中,萌生于这块粤剧沃土的吴川市粤剧团又是最具特色的一个。半个世纪以来,该团沿袭下来的南派艺术一直为当地甚至省内外、海内外的广大粤剧观众所津津乐道,啧啧称奇。“南派”艺术已成为吴川粤剧团的看家本领和“镇团之宝”。“南派”艺术还是吴川市一个声名远播的文化品牌。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吴川市粤剧团团长林国光,今年已经71岁,可能是全广东省年龄最大的粤剧团团长。古稀之年,为什么他还执着于南派粤剧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广大?答案简单却令人动容——“因为我心里放不下啊!”
林国光现场向记者唱起来。
13岁进剧团 当团长24年
林国光出生于1939年,他13岁加入吴川光艺粤剧团,跟随肥九叔、小武水、老天寿等一大批粤剧老艺人学戏,工小武、武生,是寿叔的关门弟子。后有客师周少佳、朱伟雄教习。在众多前辈的教习、熏陶下,练就一身扎实功夫。长期耳濡目染,使他掌握了大量的下四府(即廉州府、雷州府、高州府、琼州府)粤剧传统排场和特技。
林国光首本戏有《搜宝镜》饰郭文涛,《白梨香》饰蔡雄风,《草莽英风》饰杜元高等。他是当今承传下四府粤剧的功臣。1986年他接任吴川市粤剧团团长至今,坚持致力挖掘、教习、排演具有下四府粤剧特色的传统剧目。在他呕心沥血的栽培下,一批批年轻演员脱颖而出,成为粤剧舞台上的新兴力量。李伟昌、刘凤、郑永健、红艳女、陆廷伟、林田勇、甄红影等都是经他手把手教出来的,都挑了剧团的大梁。有的到深圳、佛山等地发展,成为当地剧团的台柱,有的被评为广东省或湛江市的优秀演员,发出令人瞩目的光彩。
近年来林国光退出舞台一线,剧团表演方面改由青年当家,他致力执导整理和改编具下四府特色的传统粤剧。成功的剧目有《草莽英风》、《双雄闹殿》、《双驸马》、《巾帼奇英》等,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赞扬。为表彰他对承传下四府粤剧的贡献,湛江市授予他突出贡献奖,他还荣获“广东省宣传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还有历届优秀党员、先进文艺工作者、优秀演员、文艺拔尖人才等大大小小的证书、奖状堆满他家的柜子。而集体的荣誉也从没断过,年年都有牌匾往会议室挂,几面墙壁都成了奖牌的世界。
南派粤剧需要传承发展
近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林国光的身体不如以前。可是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发扬光大南派粤剧艺术。尽管从舞台一线上退下来,但他仍然担任剧团团长、导演,给演员们指导、亲自示范动作、排练,他看起来总是那么精力充沛。
粤剧“南派”艺术,熟悉传统排场的人不多,再不挖掘抢救和培养新人,南派粤剧就有可能失传。为此,“南派”粤剧的第二代传人林国光感到忧虑,更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任务十分艰巨。
三年前,林国光的手总是不住地颤抖,在家人的劝说下,林国光前往广州接受治疗。然而,林国光刚到广州不久,恰逢粤剧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关键时刻,中央电视台慕名专门来吴川拍摄南派粤剧,作为申报重要资料。林国光当即从广州赶回来,开展前期排练工作。后来,由于操劳过度,林国光出现小中风。当医生、家人都劝他别太操劳时,他就说:“粤剧的事、剧团的事,我都放心不下啊!”
令林国光欣慰的是,如今,愿意投身南派粤剧事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吴川市粤剧团现在有80%的成员年龄在30岁以下;南派粤剧受群众欢迎程度也与日俱增,吴川市粤剧团每年都要演出250场左右,多的时候甚至突破300场,2010年春节的演出档期早已经排满;在海内外名声也越来越响,除了演出邀请外,还有人请他和剧团去交流。香港文化部门也准备邀请林国光到香港讲学几星期,为香港粤剧界艺人们上课,林国光还打算带领吴川市粤剧团到香港展演独具南派粤剧特色的传统戏。
粤剧已经成功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独树一帜的南派粤剧却还没有被列入湛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湛江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陈洪美也希望,吴川南派粤剧能够借助“申遗”契机,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在经费、场地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进一步发扬光大。
“南派”粤剧
“南派”粤剧,是指广东西南部的高、雷、廉、琼下四府流行的粤剧流派。“南派”艺术的特点是粗犷豪放、勇猛逼真、火爆热烈又温婉柔情。舞台场面气氛激昂,以做功见长,演员功底扎实方能胜任。演员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都要形神兼备,运用身段来表演内心世界,无论个人表演、对手戏、集体场面都有规范的动作,场面比较严谨。为演员大幅度动作表演的需要,器乐方面运用了传统的雄亮的大锣大鼓,具有浓重地方特色的硬弓、短筒、伴奏,使演出气氛更为热烈,催人振奋。
南派艺术是传统粤剧的一大瑰宝,这种平日培养、积累和训练难度很大的扎实风格在广东乃至海外其他地方,已经越来越少见到。吴川则是粤剧“南派”艺术公认的发源地,吴川市粤剧团又是广东省内唯一保留粤剧下四府“南派”艺术特色的剧团,素有“宝地钢团”之称。 (图文/明 亮 兴 圆 编辑/蔚 青)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