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

  广州有一批看戏成痴全国追戏的年轻人 尤其关心粤戏的传承和发展
  6月15日,“粤剧艺术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艺术研究所举行。与会专家认为,粤剧还是要姓“粤”,不能丢掉粤剧本体的艺术特征,但也强调粤剧传承和发展的多样化。在与会专家名单中,记者看到名单末尾林果(化名)与小何(化名)两人的简介为“戏迷、知名博主、戏评组织青评果乐园核心成员”,这引发了记者的好奇心,在随后的交流中,记者得知,两人在看戏上的花费不菲,林果去年看戏就用掉了4.6万元,这几乎是她年收入的一半!
  事实上,像林果、小何这样的年轻戏迷不在少数,他们将慢节奏地看戏作为一种时尚,他们看戏、评戏,他们的观点越来越被戏剧界专业人士所倚重。

  看戏成痴:“我担心到自己有钱又有闲的时候,这些角儿都不唱了”

  小何今年36岁,就职于政府机构。祖籍南海的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听粤曲,耳濡目染。
  2007年,小何接外婆来广州小住,想带着外婆去看场粤剧。当时他刚好买了个新镜头,在得知南方剧院允许拍照后,便和外婆去看了南宁粤剧团的《西河会妻》,这部传统戏,行当分明,剧中的跳台铲椅有浓郁的南派风格,第一次买票进剧场,便是看这么一部正宗粤剧,让小何深以为幸,对其戏曲审美观影响很大。
  为了更深入了解粤剧,他又加入了红船粤剧网和一些粤剧Q群,认识了更多热爱粤剧的年轻人。小何看粤剧都是自费买票,一年下来要看三四十场,要花5000到8000元。
  林果也是一个标准戏迷,去年,去北京看京剧青衣张火丁的戏,门票就用了1280元,但她觉得很值得:“之前在网上看视频,其实对她不是很满意,觉得她有一点公鸭嗓,但现场氛围让我如痴如醉。”去年5月,她还去上海追看了茅威涛的《二泉映月》,当时林果很缺钱机票又订迟了,为了省钱,她便决定坐火车去,结果路遇塌方,火车开了28个小时才到上海,“还好,没有耽误看戏。”
  去年一年,林果去北京、上海、杭州一共追了7场戏,在广州还看了100多场,各项花费合计4.6万元,这几乎是她年收入的一半。下个月,上海的老友要结婚,林果准备顺便再去看一场戏。她说:“我是个急性子,我很担心到自己有钱又有闲的时候,我喜欢的这些角儿都不唱了。”林果喜欢的大多是中生代戏剧演员,她觉得这些人还可以再唱十年,她必须抓紧时间看。
  张雪出生于1985年,律师。她七八岁开始就喜欢越剧、昆曲、黄梅戏、粤剧,父母怕她听多了影响学业,她便买来磁带偷偷听。后来考到同济大学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后因不好找工作,便改行当了律师,但她对戏剧的热爱却没有改变。她说:“前年刚来广州时发现戏不是很多,不过今年好多了,尤其是发现珠三角看戏很方便,到香港去看戏也不难,感觉自己看戏的渠道打开了。”张雪去年看了二三十场戏,花费约5000元。

  评戏成迷:“看完戏评论吐槽,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戏迷”

  当天的研讨会上,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梅晓发言时,特别提到了与会的林果与小何:“这些年轻人自己掏钱买票去看戏,看完以后不加任何掩饰,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评论戏剧,敢说真话,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扔下了一个小石块。有这样的年轻戏迷在,我相信粤剧会走得更坚实。”

6月5日,粤剧进校园。来自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的留学生跟广东粤剧院青年演员李嘉宜学习粤剧表演身段。

6月5日,粤剧进校园。广雅中学的学生试穿“大靠”。


  小何、林果都是被国家一级编剧、广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梁郁南在网上发现的。
  小何、林果看完戏都会在微博上写戏评。2013年年底,被梁郁南看到了,梁郁南觉得他们评得很尖锐很到位,对戏的感觉有独到之处,特别是感动于他们看戏的热情,他们做出来的文章往往有专业人士没有想到的角度。于是,梁郁南便邀请他们参与到戏剧的研讨中,让专业人士了解戏迷的需求和感受,也让戏迷了解专业创作的想法和内情。在“广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中,他请林果、小何来看剧本、看演出。他对业内人士说:“我们一定要知道,有这样一群很懂戏很爱戏的年轻观众,如果我们不认真做戏剧,他们就会失望,就会离开。一旦离开,我们就永远找不回他们了。”
 今年3月,广东省艺术研究成立戏评组织“青评果乐园”,组织里不仅有专业评论人员、剧场经营人、高校学者与媒体记者,更多的,是林果、小何、野有艾草、张雪这样的戏迷。
  5月,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广州竞演,“青评果”的核心成员张晋琼和罗丽揽下了“点评梅花”的活。19场戏,下午、晚上连场看,看完连夜交剧评,第二天上午还得上各自的班,不是一般的热爱,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青评果”们做到了,19篇结集了戏迷、剧评人犀利、独到观点的“青评点梅花”,点亮了人们的看戏之眼,点热了广州的评论氛围。这其中,林果看了10场戏,她关于这10场戏的评论也被收录在这19篇文章中。
  梁郁南表示,像小何、林果这样的戏迷,他们以前是有情绪的、真挚的发泄,但在“青评点梅花”之后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加客观、理性了,但理性中仍然不乏尖锐。
  林果已然成为戏精,她觉得现在看戏时的掌声都让她有时感到莫名其妙,其实应该是哪个腔甩得好掌声就应该出来,现在则通常在一场戏结束后出来。
  张雪已经发表了四五篇戏剧方面的论文,比如横向比较粤剧、昆曲、越剧等几个版本对《紫钗记》的改编,粤剧公案戏的分析比较。此外,她的剧评微博“夜夜清辉”已经写了四五年,因此认识了不少导演、编剧和演员。

  为戏心忧:“对粤剧有一种使命感,总觉得自己应该为粤剧做一点事”

  除了看戏、评戏,这些年轻戏迷其实也在思考如何传承和发展戏剧。
  香港理工大学一位退休女老师和她的先生是任剑辉的戏迷,夫妇俩决定为她出一本书,2008年关于任剑辉的论文集《长天落彩霞》出版。
  2013年1月夫妇俩主办了一个任剑辉百年诞辰暨粤剧国际研讨会,把全世界范围内对任剑辉和她的戏有兴趣的人集合在一起。
  黄婉玲2004年开始写博客,几乎每天都要写几篇。黄婉玲也是任剑辉吧、白雪仙吧、龙剑笙吧等几个贴吧的吧主。在网上看到戏迷交流甚至吵架,她觉得都是很好的。
  小何对自己喜欢的粤剧有一种使命感,他觉得自己应该为粤剧做一点事情,尤其现在有机会接触到这么多专家老师,他很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大提高,并充当戏迷与专业团体的桥梁,做专业团体开发市场、培养戏迷的研究对象,说出年轻戏迷的一些需求,提出培养戏迷的一些建议,以期戏迷队伍更加年轻、更有活力、更加壮大。“现在不缺会爱上戏曲的年轻人,缺的是一个契机、一个平台,我希望帮助大家找到一些切入点,让年轻人可以接触并爱上粤剧,同时建立一个平台,供大家交流提高,从中获得更多乐趣。”

  专家说法 粤剧传承与发展一定要多样化

  6月15日,在粤剧艺术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
  宋俊华(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粤剧的核心特点是其方言和唱腔,其传承与发展一定要多样化,要在传统基础上去创新。既要有传统的原汁原味的粤剧,也要鼓励经过创新加工的走向市场的粤剧,还要鼓励动画漫画、适合在网络上传播的粤剧。
  尹洪波(国家一级编剧):记得前些时候和“青评果”一起看一出戏,舞台特效很炫目,但“青评果”却说:“我不是来看电影的,我是来看戏的。”所以,编剧是一剧之本,建议成立一个“剧本医院”,剧本不过关,千万不要搬上舞台。要重视编剧,给年轻人机会,也要打开门路,向全国要题材。
陈锦荣(粤曲撰写名家):粤剧有很多好的传统、唱腔,但现在却没有一本整理齐全的好的曲谱资料,而像昆曲《牡丹亭》是有一本完整的简谱资料的。当务之急是要找一批人整理出这些影音资料。
 何笃忠(国家一级编剧,粤剧界“通台老倌”):放一段大家脸孔都不熟悉的粤剧录像,把音频抽调,大家可能不知道是什么戏,只知道是中国戏;但如果把视频拔掉接上音频,人们马上就知道这是在唱粤剧。所以,地方语言是粤剧的一大特色。请外来高手很有必要,但他们无法提高的是:用粤语演唱的粤剧演出,无论多大牌的编剧编完,都要请粤剧编剧来改成粤剧演出本。这说明粤剧编剧接班人的培养非常重要。


本稿件转载自广州日报,作者为张素芹。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其稿件负任何责任。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