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粤剧团承包经营成全省改制典范
在多数地方粤剧团日渐式微的情况下,中山粤剧团20年前在全省率先实行集体承包经营后,发展越来越红火,每年平均演出280场次,粤剧团人数不仅没有减少,还扩大了近一倍,成为全省文化体制改制的典范。
前日上午,中山市文化部门召开会议,庆祝中山市粤剧团改制20周年。来自广东省内的近十位粤剧名家济济一堂,为中山市粤剧事业发展支招。
据悉,早在1986年,中山市粤剧团成为广东最早实行由国家补贴、集体承包经营的专业艺术团体。在中山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粤剧团克服了当时经费不足、演员浮动、演艺不精等问题。粤剧团首先加强自身的管理,提出“向管理要效益,赢市场”的思路,以“高效精干为原则、培育新苗为己任”,极大地激发了粤剧团自身的活力和竞争力,创造出一大批传统经典粤剧精品。大型传统爱情名剧《花枪奇缘》和传统名剧《凄凉姐妹碑》等一经推出,就深受群众喜爱。
中山粤剧团积极利用新媒体,推动传统粤剧焕发新生机。他们与珠江电视台和广州电视台等合作,制作了10套电视粤剧片,并制作成VCD,在全国发行。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粤剧团录制发行的各类唱片和VCD累计达到10万张,成为同类剧团的佼佼者。
粤剧名家、广东粤剧学校校长麦嘉表示,文艺团体走向市场化是一种趋势,发展粤剧、振兴粤剧关键要培养新人。中山市粤剧团在转制走向市场化后,积极探索和创新粤剧团的运行新机制,为粤剧的振兴发展作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其实行由国家补贴,集体承包经营的粤剧团体运营模式值得推广。(记者 张凝)
(摘自 《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