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广府戏班(粤剧 )绝大多数是乘船沿西江上溯进入广西梧州、南宁等地演出。渐渐的,粤剧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已有百多年之久,成为南宁地方戏之一。

就戏剧发展史而言,“是先有邕剧还是先有粤剧”这个问题,学术界为此开展过热烈的探讨而未果。共识的是,在南宁先有邕剧后有粤剧不容置疑;在广东先有粤剧后有邕剧,也证据确凿。孰是孰非,有待史家去考证外,广大戏迷早就认为,邕剧和粤剧是双胞胎,两者皆属皮黄体系,同宗同脉,谁先谁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戏剧史上明清两代自北流入广东的声腔种类较多,先后包括海盐、弋阳、昆腔、梆子、徽调、汉调等。他们对粤剧的形成都有很大影响。后经粤剧改革派金山梅、朱次伯、千里驹、白驹荣等人的反复尝试和实践,1920年前后完成了从“戏棚官话”改为广州方言的重大变革,利用平喉(本嗓)唱方言,便完全脱离了梆子腔用假嗓的高亢唱法。梆子和二黄一律唱低八度,使梆子、皮黄在风格上和谐统一起来,终于和粤语(白话)的音调音腔相适应,得到了讲粤语(白话)的观众的认同和欢迎。

粤剧

粤剧

不过,粤剧的演出剧目(包括在南宁演出的部分 )因为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甚至连推动粤剧发展的粤剧主力军、在城市演出的“省港大班”(区别于在乡间的“过山班”,或称“落乡班”)剧目也良莠不分。其包含的思想意识是非常复杂的,既有民主性精华,又有没落颓废的剥削阶级意识,甚至还有帝国主义侵略和殖民地化的洋奴思想。

粤剧

辛亥革命时期,在改良新戏运动的推动下,出现了许多以振作民族精神,宣传爱国主义思想为主题的历史题材剧目,如《黄帝征蚩尤》《博浪沙击秦》《文天祥殉国》和配合社会改革、宣传现代民主思想的新戏,如《戒洋烟》《虐妇报》《痛除四大害》等,扫涤那些真正的靡靡之音。受此影响,南宁粤剧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也大力改革粤剧剧目,创作诸如《翻身雪恨快人心》《瓦氏夫人》之类的新编古装戏和现代剧目,树粤剧新风。

粤剧

广东粤剧100多年前就传入南宁。

粤剧在历史上发生过一件令人振奋而又令人遗憾的事情。世称“戏仔封王”的清末粤剧艺人李文茂,是世界戏剧史上绝无仅有的成为农民起义领袖的艺人。他在清咸丰四年(1854年)响应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会同陈开等人于广州北郊起义反清,声势浩大。次年,进军广西在桂平建立大成国,称平靖王。因此粤剧震动清廷,被下诏解散粤班、禁止演出达15年之久,至同治七年(1868年)才得以恢复合法演出,但已痛失长时期的成熟发展的时间和机遇。

粤剧遭受厄运,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李文茂的随军戏班,粤剧早就从广东进入广西。真正意义上,粤剧东渐西进,最早进入南宁的广府戏班,有据可查者,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日高升”戏班。该班在南宁城西草坪(现北大码头附近)演出。由粤剧演员走盘珠、小生荣、小生瑞等表演《闺留学广》等剧目。

令人耳目一新的广东粤剧,给邕城观众带来了粤味十足的艺术享受,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随之而来的是,市民阶层大量进入戏院,使粤剧进一步在南宁群众中普及。

南宁粤剧

据坊间口碑,广东商人于清乾隆年间就在南宁建立新会书院和粤东会馆,馆内皆设舞台,不时请戏班前来演出,但所演是否广班粤剧,尚无史籍可以稽考。至今发现最早广班到南宁演戏的记录,是隆安县那桐乡的刻载碑文“……光绪己卯有广东大班来……”

日寇投降后,流落广西(南宁)的广东粤剧艺人,仍有不少留在南宁和广西各地,新中国建立后便偕同本地艺人,成为广西各地粤剧事业的根子和中坚力量。从此,南宁市先后有群力粤剧团(老)、协力粤剧团、市粤剧团(老)、凤凰粤剧团、群力粤剧团(新)、青年实验剧团、市粤剧团(新)。县、区也建立了一批专业的或业余的粤剧团(社)。

粤剧艺术空前繁荣。著名的粤剧演员有林鹰扬、霜雾霞、麦少飞、姚朗星、何燕琼、吴剑君、欧阳珍、林秋萍、谢醒伯、锦毛鼠、千岁图等。他们为传承弘扬粤剧、培新育秀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巨大的贡献,至今仍为群众怀念。

南宁粤剧自上世纪70年代恢复生机以来,粤剧艺术熠熠生辉,创编上演的多台粤剧,如《乾隆点状元》《月到中秋》《紫金锤》等均获得省部级乃至国家级殊荣。最近排演的《海棠亭》又将迈向新的台阶。

南宁粤剧

南宁粤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