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新加坡牛车水,满眼都是色彩绚丽的南洋骑楼。阳光明晃晃地照着,各色木制门窗的颜色就更鲜艳了。沿街慢慢走,看见很多乡族会馆、小吃店、酒吧。不同肤色的人在骑楼下喝啤酒,初冬午后的阳光只照进来半张桌子。老街的尽头一转弯,不知哪里飘来粤曲,细细寻去,又若有若无……

新加坡人会讲多种语言,爱看各种各样的戏剧。粤剧在这里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百余年前,这里是许多粤剧艺人避难的地方。如今粤剧已在此生根,被新加坡政府确立为本国的民族艺术。

伶人心怀天下,在别的剧种是不多见的

初冬时节,广州已略有凉意,新加坡的阳光仍有几分耀眼。午后走在牛车水,出了点微汗。远远看见一座天蓝色小楼上“新加坡八和会馆”的牌子,就更兴奋了。

新加坡八和会馆的前身是梨园堂,早在清代咸丰七年(1857)就出现了。时间这么长,还能找到吗?《粤剧大辞典》写着,会馆已从大坡豆府街58号搬到恭锡街20号。出租车司机不知道有豆府街,他说恭锡街很长,你慢慢走吧。

恭锡街20号一楼是个小餐馆,餐馆旁有条窄窄的楼梯,挂着两个牌子,“中山会馆”和“八和会馆”。

拾步而上,中山会馆开着门,没人。八和会馆关着门,无人应门。对孙中山的照片鞠个躬,拍张照,就走了。也算到此一游。

不清楚中山会馆和八和会馆有什么渊源,或只是合租一个小楼。但孙中山和粤剧,却真的有点缘分。

孙中山认为粤剧能让民众开启心智,是宣传革命的重要文艺途径。1899年,孙中山派陈少白赴香港创办《中国日报》。陈少白曾在香港组织优天影、振天声等剧社,还创办了粤剧培训学校,专门上演爱国粤剧。1904年,革命党人在广州海幢寺创办了粤剧科班“采南歌童子班”,排演《地府闹革命》、《文天祥殉国》等新戏。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创立同盟会,会员也有粤剧艺人。随后,孙中山又派黄世仲等香港记者到澳门组织“优天影粤剧团”,多长戒烟禁赌题材,并宣传革命。如《火烧大沙头》等剧,大大激发了观众的革命热情。1908年,清廷借口光绪病亡,再次禁演粤剧。说再次,是因为早在咸丰八年(1858年),清廷就因李文茂起义,曾全面禁演粤剧。这一次,许多粤剧艺人又像半个世纪前那样,再次流落南洋。革命党人陈少白和进步文人黄鲁逸组织粤剧戏班到新加坡和南洋各地演出。孙中山在新加坡晚晴园接见了振天声剧社的艺人,感谢他们为革命义演募捐。此后至民国初年,广州出现了20多个业余粤剧社,成员大多由新闻记者、学生、工人组成,专演改良粤剧和被称为“文明戏”的话剧。这些新戏演员大多加入了同盟会,被称为“志士班”。其中也产生了不少名角,如男花旦陈非侬、丑生蛇仔利等,均受到孙中山的接见与鼓励。蛇仔利在香港高升戏院演出《林则徐禁烟》,唱腔激昂,震动屋宇,观众掌声雷动。演出后,孙中山专程到八和会馆看望蛇仔利,拍着他的肩膀说:“你们革命第一,我们革命第二。”有些粤剧伶人不仅演戏明志,还积极参与起义。廖仲恺有个弟弟是粤剧艺人,艺名“靓雪秋”,也是同盟会成员。花旦萧湘凤曾是孙中山的秘密信使。小武崩牙成、花旦蛇王苏则参加了刺杀广州将军凤山的行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李文甫,也是粤剧艺人。伶人心怀天下,积极参与革命,这在别的剧种是不多见的。

粤剧传播到南洋,大概经历了四次浪潮

如今在新加坡的这座蓝色小楼房里,孙中山和八和会馆“同处一楼”。粤曲悠扬,亦如故土。

粤剧传播到南洋,大概经历了四次浪潮。分别是劳工潮、避难潮、镀金潮、移民潮。

19世纪中叶,大批广东人出洋谋生。雇主会从国内聘请一些戏班,以慰劳工思乡之情。演员也和劳工一起坐“猪仔船”漂洋过海,生活艰苦。

咸丰四年(1854),粤剧艺人李文茂配合太平天国运动,在佛山起义。1855年,粤剧遭到禁演。1858年,李文茂起义失败,清廷烧毁佛山琼花会馆,解散戏班,追捕艺人。粤剧几遭灭顶之灾。大批艺人避难到东南亚。1857年,新加坡成立了粤剧行会组织“梨园堂”。

1871年,在两广总督瑞麟的奏请下,粤剧解禁。此后粤剧得到长足发展,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名伶开始到东南亚演出,争取市场。一则出洋献演的戏金丰厚,二则镀过金归来,在国内也更受欢迎。很多演员在东南亚演出回来,在本土趁势再演一次在外巡演的经典剧目,名曰“载誉归来”。这种做法如今也常见。

据老艺人回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东南亚演出的粤剧艺人有2000多人,千里驹、靓元亨、京仔恩、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桂名扬、白玉堂、关德兴、靓少佳等名伶均到过东南亚演出。一些出洋演出的演员,回国往往能带来声光电的新潮流,观念也有所改变。1930年,美国就出现了男女合办的粤剧团体,比粤港均早五六年。舞台设计的现代化,西洋乐器的运用,也通过海外戏班传入国内。在上世纪50年代香港丽士剧团的《蟹美人》海报上,写着:“余丽珍小姐星洲载誉归来高升戏院登台第一声……配合五种灯光,宇宙灯、水晶灯、透明灯、原子灯、太极灯,布景七彩美丽堂皇……戏院每一角落均有真人或动物出现,比日本歌剧更为奇妙。刀枪剑战,鱼虾蟹随时突出舞台飞向观众,令人惊奇好笑。立体电影,必需戴眼镜,本剧则不需戴眼镜,免除眼花,头晕之苦……”今天看来,这些千奇百怪的舞台未免背离戏剧原旨,但在当时,确能引起新鲜感,在电影的冲击之下尽可能地留住观众。

上世纪40年代后,二战发生,世界经济衰退,东南亚粤剧市场大大萎缩。50年代之后,只有少数香港团体到东南亚演出,内地的团体只到朝鲜和越南演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粤港地区很多老粤剧艺人移民海外,安度晚年。他们虽然不再演出,但在海外也发挥余热,开班授徒。此时国内的粤剧团体也开始恢复出国演出。1980年,由广州粤剧团组成的中国广东粤剧团,由红线女、陈笑风领衔,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内地第一个赴新加坡演出的粤剧团。此时海外华侨的文化回归感十分强烈,当地社会对粤剧演出的需求大大增加。

在新加坡,能看到多种语言的粤剧演出

新加坡政府把粤剧确立为本国的民族艺术,由政府扶持创建了专业团体敦煌剧坊。敦煌剧坊自1981年成立,先后到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演出和讲学,尝试用英语、法语、德语、印度语、越南语、马来语演出粤剧。

2003年,敦煌剧坊曾到访佛山,演出英语粤剧《清宫遗恨》,令佛山观众大开眼界。演员唱着“奥布达(OldBuddha),奥布达!”其实是“老佛爷”,讲的是慈禧太后的故事。

除了敦煌剧坊,新加坡还有不少更老牌的粤剧演出机构。

梨春园戏院于1887年开业,设计与茶楼相似,有近900个座位,戏院内两旁有卖茶水点心的摊位。经名伶新华提议,还加设了贵妃床,观众可以半躺着看戏,相当逍遥。当然,神仙座位的票价就贵很多了。上世纪30年代,著名艺人扎脚胜、靓元亨、陈非侬、马师曾、薛觉先、新马师曾先后在此演出。至30年代末期,综合性的娱乐城在新加坡兴起,粤剧演出生意越来越差。熬到1940年,梨春园租给邵氏娱乐公司,改名为新声戏院,开始放电影。1941年,被日军炸毁。

牛车水人民广场落成于1969年,由当地民众募捐兴建,是新加坡粤剧演出的主要场所。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剧团经常来这里演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曾到此观看粤剧。不知是不是英语粤剧《清宫遗恨》呢?女王见女王,不知作何感想。

新加坡英语粤剧《清宫遗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