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中心、沙田大会堂、新光戏院等香港主要戏剧演出场所,近年来常见广东省市粤剧团体演出。越来越多香港观众喜欢看“省城来的大戏”。“内地制造”成为大制作的品牌。懂行的香港观众知道,无论从阵容、故事、唱腔、身段、行当来看,来自广东的粤剧团体,都能让他们看到香港本地团体难以完成的表现。
香港保留了大量传统粤剧的精华,但囿于市场的局限性,难以把好的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没有适应时代发展的创作理念和发展条件,香港粤剧很容易成为绝唱。没有尊重传统的敬意和困境自强的精神,内地粤剧也会在繁荣的表象之下走向绝唱。
粤港两地粤剧发展从来息息相关,取长补短,才能互相取暖。
壹
香港观众为什么喜欢看内地粤剧
国家一级演员、广东粤剧院著名花旦蒋文端记得,她1989年去香港演《白蛇传》时,观众对她们这些刚毕业不久的演员惊为天人:“哇,甘后生!哇,甘靓女!”
25年过去了,香港观众不仅喜欢内地演员的青春靓丽,也开始欣赏他们的表演和整体创作水平。
广东省粤剧院青年团的演员在排练
裴艳玲(右)和阮兆辉对话,谈戏剧传承的问题
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勇高兴地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上个月红豆粤剧团在香港新光戏院演出,连演七场,剧院均挂上“全院满座”的牌子。两个月前,他们带着《搜书院》和《欧凯明艺术专场》两个新旧结合的节目,到香港澳门巡演,也是全部满座。
余勇对香港市场的信心还体现在经营方式的改变。以往他们赴港演出,要有戏班邀请。近五六年来干脆自己租场地,自己卖票,一个演出大概能卖30多万元。不少演员已在香港有固定的粉丝,很有号召力。余勇认为观众喜欢看内地团体节目的原因,是因为演员排练很熟练、人员整齐、服装精美、行当齐全。
这听起来似乎很基本的要求,在香港却不易做到。
香港戏班多是临时组班,排练时间少,水平参差不齐。蒋文端有一次到香港,和当地演员同台演《红楼梦》,就觉得很奇怪。黛玉进府一幕,王夫人身边有众丫环,个个有名有姓,但面无表情。宝玉摔玉,她们也纹丝不动,视若无睹。蒋文端问她们为什么不做动作。导演说,她们不能做动作,甚至不能超过王夫人脚下那条线。因为这些都是临时演员,她们不知道要怎么动,所以不准动。蒋文端有点不习惯。她说:“我们平时演戏,一个角色有很多人‘傍住’,在香港演,只能自己‘执生’了。”
令羊城晚报记者惊讶的是,今年7月在香港沙田大会堂演出的古腔粤剧《六郎罪子》,这样一场成功的演出,总排时间也只有三次。这对于内地一场戏精益求精排练一年半载的要求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六郎罪子》的制作总监李奇峰告诉羊城晚报记者,香港可以供剧团排练的场地少,面积小,租金贵,一个千余尺的地方要两百多元一小时。虽然康文署实施着一个场地优惠轮候计划,但僧多粥少。香港八和粤剧学院开设的课程也只能晚上上课。提到内地演员的学习及排练条件,李奇峰感慨地说:“他们真的要好好珍惜!”
香港八和粤剧学院学员在上课
贰
“粤派”武功漂亮,“港派”字正腔圆
香港观众特别喜欢看内地精彩的武戏,因为武戏练功非一朝一夕,在香港很难看到像样的。
以武戏闻名的国家一级演员、广东粤剧院青年团团长彭庆华则对香港同行难以练武表示理解。他说,临时搭班是旧戏班的习惯,但以前跑龙套也能养家活口,现在则难以维生。所以很多演员都是业余的,下了班才来兼职。
正因为排练条件艰苦,彭庆华对香港同行很有敬意。他曾见他们因找不到正式排练场地,租用学校操场来排练。躺、跪、摔一轮,背上和膝盖伤痕累累。
所以当彭庆华到香港演出,收获热情的掌声时,他没有忘记,自己得到观众赞许的表演,是在比香港同行优越得多的条件下训练出来的。
除了练功,他还很佩服香港同行咬文嚼字的认真。著名香港粤剧演员白雪仙看过彭庆华演《花蕊夫人》,觉得他身段很好,就主动给他说戏。白雪仙十分在意念白的发音,每个字都念得那么雅致,让彭庆华深受感染。
香港老粤剧演员对于唱词的音准和“字正腔圆”的追求,是内地演员所不及的。
香港民乐学者唐健垣博士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上世纪80年代他担任香港演艺学院中乐系主任时,常有内地剧团到香港演出。内地演员对演艺学院学生使用工尺谱感到很惊讶,问:“你们会看工尺谱啊?”香港学生更惊讶:“难道你们不会?”
广东学者李计筹《粤剧与广府民俗》一书摘录了2001年香港《大公报》的一篇文章:“(内地)佬倌的做手做‘样板味’;唱腔不太婉转动听,某些佬倌好好声唔好听!有些曲词又只求文意,而不理会是否拗口,听来十分骾耳……(香港佬倌)由于经常伙拍不同演出对象,因此戏场上懂得靠经验去‘执生’。唱腔扬长避短,较为本港戏迷所接受。”
香港学者张慧敏《一台风景》也提到:“(内地生)他们基本功扎实,擅长小武行当,是一股生力军,但有个忠告,戏曲演员讲究唱功,先求‘字正’,再练‘腔圆’,总不成天天只顾打打打,唱广东大戏而咬不准广东音又怎说得过去。如果要留下来发展,发音咬字方面必须痛下苦功。”
蒋文端
叁
学生急于求成,继承与创新倒置
可是如今肯下苦功的学生,不管在内地还是香港,都越来越少了.
著名京剧演员裴艳玲和香港粤剧演员阮兆辉去年进行了一次对话,谈到对戏剧新人急于求成的担忧。
阮兆辉说:“现在不是师父教徒弟,是徒弟教师父。他说,师傅,我明天要起霸,你今天要教我。现在就是这样,这是伤了戏剧的根本。只有继承好了才能发展,发展到某个地步再有创新,现在还没继承好就先创新了。”
裴艳玲说:“那是因为继承太难了。现在所谓的创新,没有可比性。你说他什么都不像,他说我就要这个什么都不像。其实只要继承好了,想不发展都难。好比一杯水,空杯子不是创新,水满了溢出来才是创新。我们谈艺术,其实是谈信仰。现在的孩子,就会15分钟的《挑滑车》,急功近利。他们每学期要汇报啊,要是一学期就学一套把子,家长也不乐意。”
要抢眼、要热闹、要出彩,这是一般初学者的心态。澳门瓦舍曲艺会会长沈秉和认为,现在很多演员都忘了自己最好的东西。他说:“当今粤港粤剧的通病,是没有几个唱得好的演员。广东排了很多新戏,都是话剧加唱。好像一个人和你饮茶吃饭谈生意,说着说着突然唱起来了,你会不会觉得他有病?至于香港,确实保留很多古老排场和唱腔,但这是不能救市的,因为不好听。香港戏剧没有经过什么改造,当年这些古老唱法渐渐淡出,是有其自身原因的。不是笼统恢复古老就好。粤剧的戏味,要在细腻的表演和唱腔中体现。”
这也许是沈秉和对广东香山粤剧团近日上演的《南国菩提》给予很高评价的原因。他说:“这个戏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方向,粤剧发展到今天可以这样演、这样唱,让观众在几乎无高潮的演出中品味戏曲带来的心灵的宁静。这个戏不仅是近年广东难得一见的戏,也是对香港粤剧创作的一次示范。”
肆
香港观众是内地观众的老师
沈秉和甚至认为,香港粤剧的出路,就是要请广东的名演员去当老师,也请京剧、昆剧的老师。取各家之长,才能继续发展。
对于粤港两地观众的比较,沈秉和以及文中几位采访对象,则认为香港观众是广州观众的老师。
沈秉和在广州看戏,常觉得很奇怪,观众为什么这么吝啬掌声。就连他如此看好的《南国菩提》,他觉得掌声也是远远不够的。而他则激动得看完戏还要和朋友去宵夜,聊到凌晨两三点才能散掉一些余兴。曲终人不散,徘徊不忍去。这是多么美妙的戏曲享受。
据沈秉和观察,香港粤剧观众女性居多,她们喜欢追星捧名伶。每一次看戏,都是情感的温习与再次投入。每一次谢幕鼓掌,既是为演员鼓掌,也是为自己又完成了一次美好的戏剧之旅而鼓掌。而广州观众看戏则比较随意,“有乜睇乜”,没那么投入。
香港观众的素质,给广东演员也留下了好印象。彭庆华觉得香港观众有不少年轻白领,看戏很安静。蒋文端印象最深的是,买了后排座位的观众,即使前排没有人,也不会往前坐。
唐健垣上周在油麻地戏院举办了一场南音演唱会,观众不到两百人。但他很满意,因为来的都是知音。“南音就系要人少少咁听,唔使人多。”
伍
香港也有过看不起传统戏曲的年代
香港观众对粤剧的喜爱,也有过中断的时候。
罗家英说:“香港曾有段时间,英国政府想将香港市民对中国的亲密减到最低,宣扬一种观念,最重要是英文,第二是算术。中文好是毕不了业的。政府宁愿放很多钱搞芭蕾舞,搞管弦乐团,也不给钱搞粤剧。粤剧在香港有一千多从业人员,真的是吃西北风。当时有人问我,细路,你是做什么的?我不敢说是做大戏的。我说是帮人飞发(剪头发)的。这是香港60年代的环境。”
再往前看,香港粤剧的兴衰,与内地息息相关。19世纪中期,香港开始有粤剧戏班登台。20世纪初,粤剧“志士班”配合辛亥革命,在粤港两地轮流演出。1938年,广州沦陷,艺人赴港避难,香港成为粤剧演出的集中地。1941年香港沦陷,艺人重返内地。1945年日本投降,粤剧演员陆续回到香港,战后涌现许多新戏及名伶,如新马师曾、任剑辉、何非凡、红线女、方艳芬、白雪仙等。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少艺人向往百废待兴的开国气象,又返回内地。此前粤港戏班多是两地演出,剧目大同小异。50年代后逐渐出现因社会制度不同带来的艺术面貌差异。《粤剧大辞典》提到:“香港、澳门、台湾是粤剧的重要流行区域。其中,香港是三地粤剧活动的中心,澳门、台湾是受其辐射的地区。因社会制度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港澳台粤剧与内地粤剧相比有其不同的发展路向。”
陆
两种创作环境各有利弊
“不同的发展路向”在红线女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如果红线女没有从香港回到广州,未必有后来的成就。红线女代表作《关汉卿》、《搜书院》、《李香君》等作品,无不是集中优秀作家、编导及一流创作团队完成的。
而香港在保存传统方面,也的确功不可没。比如神功戏。内地的神功戏在上世纪50年代与“封建迷信”一起被破除。而香港则一直有保留。罗家英也提到,香港不少粤剧演员是靠神功戏养活的。香港中文大学的“粤剧研究计划”,把神功戏《祭白虎》作为一种人类学进行研究。他们看到了“迷信”的意义,也看到了“人定胜天”的荒谬。
一个好的艺术环境,有两种形式。一是尊重市场,创作自由。弊端是易于流俗,消耗资源,停滞不前。二是有主导作用推动文艺创作,集中优秀人才打造巨著和精品。弊端是主题先行,违背艺术初衷。二者各有利弊,很难简单地评断优劣。香港与内地粤剧的发展之路,应互相借鉴,更应互为警醒。
日本著名歌舞伎坂东玉三郎到香港演出中日版《牡丹亭》时,有这样一段致辞:“许多京剧、昆曲演员都曾经对我说过,当传统戏剧日渐衰微的时候,香港观众及时给予了有力的支持,是京剧昆曲的‘患难之交’。我因此对香港观众抱有很深的尊敬。”坂东玉三郎的总结相当到位。而在患难之后应该如何共同“富贵”,则是当下香港粤剧发展需要思考的方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