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庙里的万福台,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座粤剧戏台,建于清顺治十五年,原叫华封台,19世纪末为了庆贺慈禧60寿诞,才改名为“万福”。万福台最初是用来表演酬神的地方戏台,明清时候佛山庙会活动十分频繁,北帝诞、天后诞、龙母诞等等,酬神戏是庙会上的普遍节目,因此戏台与大殿建在同一中轴线上,戏台近于四方形,在戏台中间用木雕屏隔出前后台,后台三面围以砖墙,台前四根柱,中间两立柱形成表演空间,台下为存放衣箱的地方。戏台整体比较高,因为是表演给神———北帝看的,戏台的两侧还有长廊,长廊上设包房,过去有钱的人家在里面看戏,而没钱的平民百姓就在台下的广场上看。自祖庙建成固定戏台后,佛山甚至珠三角各地的庙宇、会馆也纷纷建立固定戏台,据说当时仅佛山镇就有34座戏台。
《华封台会碑》里有记载,每年七八月份,活动在珠三角一带的佛山本地班,就集中在琼花会馆重新组班,组班后第一台戏一定要在万福台首演,先给北帝看过,才能得到北帝的庇佑演出顺利成功,然后才能坐船下乡表演。正是因为酬神戏的普遍存在和发展,为粤剧在佛山的诞生提供了契机。粤剧创立于清代雍正年间,北京名伶张五因为躲避官府的追捕,南逃到佛山,用京戏昆曲来改造本地戏剧,最终形成现在的粤剧。粤剧诞生后,万福台首演的惯例也被继承了下来,几百年来没人敢违背,因此万福台也成了粤剧发展的最好见证。
万福台虽然古老,但依旧鲜活,一直是佛山重要的粤剧演出舞台,每年都有几十场大戏上演,不少佛山人若是知道万福台有演出,是一定要准时来看大老倌唱大戏的,很多港台甚至海外的粤剧艺人也“寻根”到万福台,以能在万福台上唱一出戏为荣,平时还有不少私伙局的演出,晚上去祖庙听戏是部分佛山人,尤其是老年人的生活习惯。
祖庙,与佛山人生活密不可分
佛山的很多民俗都与祖庙有关。最典型的就是三月三北帝诞,一直到解放前,每到三月三北帝诞,都有祭拜北帝的仪式,万福台都会唱大戏、小北帝巡游、秋色表演,热闹的景象前后大约要持续一周时间,整个节日会在抢花炮的活动中达到高潮。旧时的文献记载,“北帝巡游,万人空巷”。
虽然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三月三北帝诞的活动停止了,但祖庙并没有就此淡出佛山人的生活。在以前的佛山镇区域,即现在的禅城,一代代传下来的原居民,对于祖庙的感情尤其明显,受到父辈的影响,在他们心目中祖庙的地位依旧重要。近年,外来的新居民以及大佛山地区的人,也逐渐认同祖庙的北帝。祖庙已经融入佛山人的生活,三月三要去祖庙拜北帝,小孩入学在祖庙开笔,结婚花车要从祖庙兜一圈,逢年过节去祖庙拜拜,老人家更是把祖庙当作“根据地”,清早锻炼,晚上听戏,祖庙成为佛山人生活的重要部分。
但祖庙最旺的时候还是每年的春节。朱培建回忆自己在祖庙工作的时候,春季几乎是没闲过的,都要加班,尤其是年三十晚上十点开始到年初七,那是一年之中参观人数最多的时段。最高峰出现在年三十晚上十一点半到初一的凌晨一点,人们都希望能够抢在十二点钟声敲响时,第一个去拜北帝,以得到最大的新年祝福,其中有不少人还是从外地赶过来的,佛山镇的人们会先逛完花市,一路走来拜过北帝,才算是完成了过年的仪式,那个时间祖庙里人头攒动,正应了那个成语“摩肩接踵”。年初一多数是佛山镇人来祭拜,从年初二开始,四乡的农民逐渐多起来,传统上年初二才算开年,才能到处走动,他们也首先到祖庙来。
进入21世纪,在佛山民俗工作者的努力下,开始恢复一年一度的祖庙三月三北帝诞庙会,民俗专家们寻访旧时庙会的亲历者,考证细节,详细到祭拜北帝时供品的摆放、烧猪摆放的方向都有讲究,尽力还原纯正的北帝诞庙会。除了传统的放生乌龟、麻雀之外,还有朝拜北帝的仪式,北帝巡游也重新办起来,巡游队伍除传统的众仙贺诞、粤剧、武术、秋色、八音锣鼓柜、鸡公榄外,还增加了不少佛山民俗的内容,成为民俗大巡游,如今已成为佛山的文化品牌之一,2006年5月,“北帝诞庙会”入选首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2月,“佛山祖庙庙会”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