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开始喜欢听音乐,从流行歌曲到民乐再到外国古典,接触了一些后,也就渐渐地喜欢欣赏各种不同的音乐,对于潮乐这种当地古老的音乐也就稍有留意,偶听一些著名的曲子,更感到潮乐的独特。

对于潮剧,向来并没有十分地喜爱,特别是年青不懂事的时候,听着觉得特别烦。但从小在潮汕地区长大,多少接触了一些,也就存在着那么点模糊的记忆。其实,潮剧中确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比如《赵少卿》《告亲夫》《苏六娘》《陈三五娘》《柴房会》……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这些经典的剧目尽管风格不同,但都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唱段都是很出色的。

记得小时候,人们只能在逢年过节的庙会上欣赏戏剧,随着社会的发展,影碟进入了千家万户,现在坐在家里也可以欣赏到了,潮剧的拍摄也跟随时代的步伐而前进。家中的老父是喜爱潮剧的,闲时总会放上一段,回家时也会跟着看一点、听一些,发现有的拍摄得很好,从布景到演员的服饰到氛围色彩,十分精美。当然,欣赏戏剧最重要的是听唱功和看表演,但我觉得,如果在这些细节也做得好的话,那就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了。

改革开放三十年,人们的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然而潮剧这种古老的艺术却经历了它的低潮期,如何走出困境,我想这应该是专门从事潮剧的工作者们所必须面对的事情,从一些戏剧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们进行着改革的尝试。比如写新剧、改编旧剧本、进行外景拍摄等等。

这些尝试是必须的,但是,我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觉得有些尝试做得并不怎么好。

就说外景拍摄,这本来是一种很好的想法,把人们带进一种真实的氛围,不再局限于戏台上简单的布景,像很多古装的电影,让人感觉很美。然而,潮剧中有些剧目的外景拍摄不但无法给人以美感,反而与华丽的服饰显得很不协调。因为这些外景,它不是像电影一样去搭建的,而是利用现成的潮汕古老民居进行拍摄。这些古老的民居,虽然能体现潮汕民俗的特点,但大多年代久远,就算有简单的修整,也还是显得很老旧,身着华丽戏服、浓妆艳抹的演员往那一站,就显得很不协调,感觉还不如戏台上的那布景来得顺眼。

改编旧剧本,这个很多做得不如不做的好。旧的剧本,能在民间广泛流传,肯定有它独到之处,这些剧本都是些很经典作品,后来人就没必要再拿它们来折腾了,弄得像个四不象一样令人恶心。如果你有艺术才华,不如自己去重新写一部得了。

比如很出名的《京城会》,听过有个潮剧团演这出戏时,就在对白中加进一些台词,这些台词并没能使这出戏更好看,而是成了累赘。如,在原来大家熟知的剧本中“吕蒙正说:夫人请上,受下官一礼。”他的夫人就对“相公,此礼何来?”接着,吕蒙正就演唱回忆当初“彩楼选婿”的情景。而这个剧团就把这地方改了一下,在吕蒙正向他的夫人行礼的台词后,加进了他的夫人说“也有一礼”之类的话,然后再问他为什么要行此一礼,一出戏基本上都是加上这样的话,啰哩啰唆。搞不清是哪个一时神经搭错线,弄出这样的东西来糊弄观众。

再比如《柴房会》这出戏,以其诙谐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在这出戏里,运用了大量的俚语俗语,也正是这些俚语俗语的使用,给戏剧奠定了诙谐的基调,细观整个剧本,没有一处多余的地方。后来看了一出不知是续集的还是改编,演的是李老三与莫二娘还没相识,到带莫二娘去报仇并结为夫妇等一系列的故事,感觉就差远了。从剧中可看出作者正竭力向原《柴房会》那种诙谐的风格靠拢,也使用了很多俚语俗语,虽然同是方展荣主演的,但听着总感觉不对劲。

《柴房会》是一出短剧,基调是诙谐的,节奏是明快的,给人生动、流畅的感觉。而改编的这出戏比较长,它的基调就属于缓慢的,所以,再怎么整也不可能整出原剧的那种效果了。更致命的是,该剧作者竟然也犯了前面《京城会》中提到的那种毛病,大量地加入一些可有可无的对白,更使它与原剧基调背道而驰。

不知道是不是写剧本也跟写书文章出版一样算字数计费的,多弄些字进去可以多得些钱呢?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写作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精炼,堆砌太多可有可无的词语于表达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写剧本也是写作的一种形式,太多累赘只能让整出戏看起来拖沓,一点好处也没有。

潮曲小调在八十年代曾经很流行,因为它的节奏欢快,歌词琅琅上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深受大众的喜爱。在潮剧的改革上,有些人把它引进到潮剧中去。听过一些潮剧唱段的碟片,就是这种小调的形式,配与欢快的节奏,而唱词却是些悲伤的,感觉很别扭。这样唱出来的潮剧已经不再是戏剧了,而成了歌曲。但是我们听歌曲,或悲伤或欢快,歌词与配曲总是一致,并没有这种经改头换面的潮剧所出现的矛盾。这样的革新,具有一定欣赏水平的人,我想是不会接受的。

潮剧,是一门古老的艺术,能否传承延续下去,需要一代代人不断地努力尝试,而尝试也并不都是成功的,从事潮剧的工作者们为此付出的辛劳是值得肯定的。本人身为潮人,深为潮乡有这门古老艺术而自豪,祝愿这门艺术能到处开花结果,再度繁荣!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