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上海的时候看过不少沪剧演出,后来有了电视,也就在电视屏幕前欣赏了更多的沪剧精品。记得八十年代初沪剧界的电视联欢还是老艺人聚会上,当年的那批老艺人中的大姐凌爱珍为大家表演了一段传统段子就是《女看灯》中赋子板,年近古稀的老人,功底依然,百数十句的唱词吐字清晰、一气呵成,一点“格抡”都没有。据说后来沪剧院学馆的王惠钧就是跟凌爱珍学的这段戏,参加88年的中国地方戏曲展的。凌爱珍的《女看灯》在八十年代初的演唱其实就是绝唱了,不久,年逾古稀的凌爱珍就因病去世了。老辈中擅长《女看灯》的还有汪秀英,更早的就首推筱文滨的夫人筱月珍了。不知道沪剧界有没有把凌爱珍的唱腔定名为“凌派”,凌爱珍的声音和另一位名家石筱英很接近,同为上海沪剧院的两位老人,最后的艺术生涯却截然不同,石筱英比凌爱珍更抛头露面,晚年还担纲着很多大戏的主要脚色。
凌爱珍在文革之后并没有再出现在上海的沪剧观众面前,不过她所领导的爱华沪剧团则和丁是娥领导的人民沪剧团文革之后合并建立了上海沪剧院,凌爱珍麾下的当家小生和花旦袁滨忠和韩玉敏,浩劫之后只有韩玉敏还劫后余生,后来嫁给了邵滨荪。人民沪剧团的前生是上艺(丁是娥解洪元领衔)和中艺(石筱英、邵滨荪和筱爱琴)合并之后的国家剧团,。人民沪剧团和王雅琴、王盘声、小筱月珍、筱文滨为主的艺华沪剧团算是实力最强的两大沪剧团。当年的那些其他名家也都有自己剧团,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就是和上艺合并的中艺当家花旦石筱英,总是根据组织上的需要成为丁是娥的配角,后来在不少剧目中走彩旦和老旦的路子了,也算国家剧团的大锅饭或者是一山难容二虎?
顾月珍领衔的努力沪剧团就是后来长宁沪剧团的前身,顾月珍死于文革的1970年,长宁自己培养的陈甦萍后来崭露头角,成为台柱子;汪秀英的长江沪剧团文革之后重组徐汇沪剧团,和汪秀英搭档的赵云鸣后来在《陆雅臣》的大会串中饰诱惑陆雅臣去豪赌的狐朋狗友尤理清;赵云鸣、孔嘉滨,还有丁国斌,他们几位的唱腔并不比邵滨荪、赵春芳逊色的,不知道为什么不怎么为人所知,也没有人为之总结唱腔体系成流成派。王盘声王雅琴他们的艺华在文革之后重新组建新艺华,类似于新长征评弹团(都隶属于黄浦区文化局),不过到了1982年就解散了,前后不过四年的时间,毕竟老艺人都年事已高,中年人没有号召力。还有一对沪剧伉俪杨飞飞赵春芳,把过去他们的勤艺沪剧团重建为宝山沪剧团,和另外两个区级的徐汇、长宁一样,推出了不少传统和新编的剧目。
有人诧异男声唱腔最为流传广泛的“王(盘声)派”为什么没有在上海沪剧院的网页上登堂入室,也许是不知道沪剧团的历史和变迁,王盘声因为不是上海沪剧院的编制,自然不能作为上海沪剧院的流派创始人而载入,不过王盘声的唱腔在沪剧界广为流传和影响深远却是有目共睹的。在凌爱珍手下脱颖而出的袁滨忠和韩玉敏,其实倒是两位承上启下的人物,按资历可以和上述的老辈名家相提并论,但是年龄上有小于他们很多。有人开始总结韩玉敏的唱腔为“韩派”,并不太熟悉,不过袁滨忠的“袁派”却是公认的,我们喜欢评弹的如果按弹词流派唱腔的「蒋调」和「尤调」来理解沪剧的“王派”和“袁派”,则比较容易搞懂其中的奥妙来。
都知道八个样板戏中的《沙家浜》来自沪剧《芦荡火种》的移植。如果说样板戏中的《红灯记》也是来自上海沪剧《红灯记》的移植,恐怕就鲜为人知了。凌爱珍、袁滨忠和韩玉敏分别饰演的祖孙三代《红灯记》当年在上海盛况空前,也是一时的美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