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在想,京剧时下不景气,她的出路在哪里呢?我觉得在于“市场化”,我的意思当然不是把京剧当作商品,走媚俗的道路。关键是剧团的运作要“市场化”。有人说现在的新戏都不好看,得出结论是眼下京剧不景气,剧团想要吸引非戏迷观众,不得不作出“妥协”,依我愚见,剧团排戏到底是给谁看呢?与其说是非戏迷的观众,到不如说是给领导看,给不懂戏的媒体看。也就是说,现在的剧团是对上负责。京剧不改革当然就没有出路,因为我们正处在改革的时代,由于京剧是国粹,是国宝,她的改革就特别引人注目,于是一出新戏出来,各路媒体争相报道,报道词中肯定会出现类似于“革新”之类“时尚”的话语,然后还会采访几个看戏的观众,得到的回答不用说,一定是“好戏!”,而这种情形最容易讨领导的欢心。中国人向来好大喜功,往往不去追求深层的东西,只爱看表面文章,看到媒体大肆宣扬新戏如何如何的好,看戏的观众如何如何的欢迎,就仿佛真的是天下大吉,京剧终于走出低谷,又迎来了她第N个春天。

我觉得京剧的改革和眼下国有企业改革很相似,国企要走出低谷,就必须放手,让她在市场的竞争中生存,当然一下子扔掉不管是不行的,好比小孩子,初生的婴儿不可能马上就放手让她在地上走路,可是慢慢扶持一段时间后终究要放开手,因为“抱着的孩子长不大”。京剧自从解放以后得到了官方前所未有的重视,以前的戏子都成了人民的艺术家,但是这种情况也有副面影响,这样导致剧团不能直接面对观众,而是面对上面,不可否认,新中国成立后各个院团排了一些很好的戏,但是排这些戏的初衷大都是为了“献礼”,也就是说让上面看,是因为老艺术家坚实的艺术基础,才使得这一批戏仍然很受欢迎。然而几十年过去了,剧团还是对上负责,排戏的原始动力还是为了给上面看,而上面是对革新尤其感兴趣的,至于你革新是否遵循艺术规律那就不管了。长此以往,那些“胡导”和“胡编”们最容易得到领导的青睐。再经过媒体渲染,在不懂戏的观众的眼里,他们也成了艺术改革的先锋,而那些坚持艺术规律的编导、演员和戏迷们统统成了遗老遗少,是要马上入土为安的才是。

青年演员是京剧的希望,可眼下出类拔萃的青年演员似乎也没有几个,很多青年演员也热衷于排新戏,因为这样能很快出名,很快被领导赏识,头上会很快多光环。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中,虚无飘渺的光环要比真本事重要的多。看看社会上其他一些部门,比如说一个公司,已经不是光靠文凭就能混饭吃的时代了,文凭可以混得了一时混不了一世,什么原因?人家是面向市场,面向客户的,你要是没有真本事就不能参与竞争,就要下课。

所以说,京剧团也应该改变经营方式,直接面向她的客户--戏迷。一个演员,一出新戏,要是没有“真玩艺”,就不能得到她的客户的肯定,也就一定不能生存。只要京剧团能直接对观众负责,就不会哗众取宠,而我们也将看到一个个好演员和一出出好戏的诞生。我对京剧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

本贴由大漠孤烟于2001年9月08日03:32:53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