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期,有关部门和众多艺术家通力合作,完成了“京剧音配像工程”,对传统瑰宝的抢救整理和继承、京剧的振兴和发展、当代文艺的繁荣是有益的,这点毋庸置疑。对于这项工程的褒扬已经有很多,而且举办了京剧专题演唱会以作庆贺,我在此就不赘述。我想谈点观后感,说几句真话(纯属个人观点,与任何人无关)。
我很喜欢看电影,尤其是译制片,除了因为译制片在进口时本身挑选就很有品位,更重要的是经过我们的翻译和配音的再创作以及我们的后期制作,这一创作的水准大都比原配音高了许多,所以我们去看译制片感觉人物神韵统一。我想京剧和电影两者应该有同一的属性,那就是京剧也属一表演的综合艺术,更要讲神韵统一,方能体现京剧特有的美。可我看了“京剧音配像”之后却无观看译制片后的那种感觉,同样是配,一个是先影再配音,一个是先有音再配影,其合成效果却大大不同。但有一点相同,后配者(配音,配像)都很到位。既然后配者很到位,可为什么效果并不好呢?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了:原音响资料及其相关的历史因素。
我们现在已步入21世纪,在领导层的极力倡导下,以振兴京剧为代表的振兴民族文化的锣鼓敲得应天响,新传媒的积极介入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通过舞台、更多的是通过电视电影光蝶使我们欣赏到了当今一流京剧演员和名家的精彩表演,我们突然欣喜地面对面地发现了一个最活跃群体——中青年的京剧优秀演员(这是过去的年代难以想像的和难以乞求的)。象李胜素、张火丁、袁慧琴、史敏、李海燕、董翠娜、于魁智、关怀、张建国、王佩瑜、孟广禄,还有李维康、耿其昌老师,等等,他们的精彩表演令人陶醉,尤其是唱,他们更是经过刻苦研习、广采精华、集大成业——一句话,她们(他们)正当年!再听那“音配像”中的老一代艺术家的音资,难免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是那年代的录音、唱片制作技术无法和现在比,另一方面是那些音资大都是艺术家较老龄时段的,虽然他们那时可能对技术是炉火纯青,但嗓音发声气息等不得不承认确难与他们自己的最佳时段相媲美,更何况如前所言,我们现代的中青年观众已经多听多看了活跃鲜靓的正当年的京剧名角,所以我和我的朋友们才会有此一评。恕我直言,以欣赏为目的时,我肯定首选后者。有时电台也会播放京剧老唱片,可我总感觉不够美。
由老唱片和“音配像”让我反思一个问题,象我这样一个酷爱京剧的人(古装戏、现代戏我都喜欢,生净旦都可以唱几句,还能拉几下京胡)都有前述之感觉,何况一般的人?如果要靠类似“音配像”在21世纪的今天来宣传京剧(戏剧)、振兴京剧(戏剧),或是起到很大推动作用,效果肯定甚微,抓不住新观众。京剧(戏剧)要振兴、不衰败,其中的一个条件必须是要有中青年、甚至是青少年的观众群,而现缺的恰恰就是它!在一个摄影大展上,能让人们驻留的总是那些美不胜收、富有特色、动人心魄的作品;京剧也是如此,她只有她把特有的美韵、动人之处展现给与她一起忙碌着的现代的人们,现代的人们才不会抛弃她的。当然,展露要现代化,千万别弄成考古一般。很多现在喜欢京剧的中老年人,实际上都是听着“样版戏”而入流的。不错,这有它历史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那时的京剧却很懂得时代化,从而赢得了观众。那时演的是现代戏,启用的是全国当时的最优秀的中青年演员,他们唱做正在好时光,唱腔设计也很优美,而且更妙的是还拍成电影,这一系列缘由为京剧培养了大批的观众。而在21世纪的今天,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文化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的飓风横刮、新物质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而拥有着象李维康、李胜素、于魁智、张火丁等等这样优秀演员的我们,却连象几十年前打造“样版戏”那样的冲动程度、那样的多元投入都没有,岂能谈得上“振兴”和“发展”?我前些天在电视上看了李维康的演出,我发现她在个别处已经略有点“喊”了,与她几年前已经有点差异,我看后只有一点想法,有关方应该快快为她作系统专集!表演艺术家从来都是有时效性的,我们的有关方应该尽快地为当红的中青年名家作专集,激活剧本市场……兵贵神速,只争朝夕……京剧不是化石艺术,也不应该是化石艺术,当然也不会转为化石艺术吧?
需要声明的是,我这里只是说点真实感受,绝无半点对老艺术家们的不恭敬。
本贴由海纳百川于2003年11月18日10:59:57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