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先生是著名国画大师。十分有趣的是,张大千生平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尤其是京剧十分酷爱。他不仅爱欣赏京剧,而且与许多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交上朋友。如梅兰芳、程砚秋、俞振飞、马连良、金少山、郝寿臣等人都是他的至交好友,李万春先生还曾拜大千先生为师呢。
张大千认为京剧艺术与绘画艺术有许多相通之处,如二者在表形诉状,达意抒情,虚实多寡等方面,都有其相通的地方。通过观赏京剧表演,可以互为借鉴,从中汲取许多丰富的艺术营养。著名作家郑逸梅先生在一篇回忆张大千的文章中曾这样写道:“大千在北京,每逢金少山,郝寿臣二大净角登台,必往观剧。且先赴后台,坐在少山或寿臣开脸的桌旁,细观用笔之法。原来二大净角,大千都很熟悉。大千对人说:"寿臣勾脸极工细,一丝不苟,似仇十洲的画;少山恰相反,勾脸很神速,大刀阔斧,寥寥数笔,近看极粗,似八大山人的画。但二人登场,都神采奕奕,不分上下,这对我的画启发极大"。”(《我所知道的张大千》)由此,亦可见大千先生酷爱京剧艺术的缘由了。
30年代在北平时,除梅兰芳的戏外;张大千很爱看程砚秋和俞振飞两位名角的戏。 当时,程剧团固定在北平前门外的中和戏院演出,而张大千居住在京城西北郊的颐和园内,两地相距甚远,加上当时的交通又很不方便,但尽管如此,每次程先生演出,张大千必赶来观看捧场。有时演出前,大千先生还专门跑到后台与程先生交谈讨教。大千还精心绘制了几把扇子送给程砚秋、俞振飞等人。如有一次,大千来看戏时,带来一把扇子送给俞振飞,扇面上画的是颐和园后园的风景。大千还对俞振飞说:“颐和园后园的风景清雅绝俗,今后去游园时我可陪你去欣赏一番。”这使俞振飞十分感激。
50年代初,俞振飞在香港时,又多次与大千先生相晤,并得到大千先生的作品相赠。有一次,俞先生演出《人面桃花》,张大千观剧后,特地为之画了一幅崔护的像,并在画上题款云:“振飞吾兄上演《人面桃花》,戏为写此博笑,大千居士爰”。并压上一闲章“东西南北之人”。后来,俞先生将此画制成锌版图,印在《人面桃花》的戏单(说明书)上。
大千先生与梅兰芳先生交往最早,他们之间的友情也最深。
早在30年代初,张大千定居北平作画时,他就常到广和剧场观看梅先生的演出。张大千擅长丹青又爱京剧,而梅先生于演戏之外最大的兴趣就是作画,他曾拜齐白石老人为师。这样,共同的艺术追求和生活情趣,把中国现代艺坛上的两位巨匠紧紧联结在一起。张、梅二人常常在一起谈戏论画,每每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梅先生每次演出前,都要留出整排的戏票并派人给大千送去,让他及家人朋友过过戏瘾。
抗战爆发后,大千先生不愿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苟活,想方设法逃出北平沦陷区,辗转回到家乡四川。他十分挂念梅先生的安全,当得知梅先生留居上海、香港后蓄须明志,拒绝为敌伪演出的凛然壮举后,大千先生敬佩不已。
直到1948年,张、梅两位大师才在上海重逢,喜悦之情,难以言表。1949年8月,张大干应印度国际大学邀请前往讲学,临行前,梅先生特地在家中为大千饯行,两人又一同合影。没有想到,这一别大千先生从此再没有回到他魂牵梦绕的大陆了。直到梅先生逝世时,他也只能含悲忍痛在异国他乡向故友遥寄一瓣心香了。
值得一提的是,张、梅等人曾合作完成过一幅《梅兰图》。那是1948年冬,大千先生与梅先生,名画家谢稚柳先生雅集于上海另一名画家吴湖帆先生的斋室,四人合作完成《梅兰图》。
开画时,先由吴湖帆先生画上一束挺拔秀丽、青翠欲滴的幽兰,接着梅先生补画上一枝高洁淡雅、芬芳若漾的腊梅花。大千先生为此画锦上添花,题了一首《浣溪沙》小令:
试粉梅梢有月知,兰风清露洒幽姿,江南长是好春时。
珍重清歌陈簇落,定场声里定芳菲,丹青象笔妙新词。
这首词中赞扬了梅兰芳抗战期间在沦陷区蓄须明志,拒为敌伪演出的高尚民族气节,和抗战胜利后重登舞台为百姓歌舞的爱国热忱。
可惜此画后来不慎遗失。1981年,梅葆玖去香港演出时,请熟人求张大千补绘此画。大千先生先前已看过梅葆玖的演出录像,称赞他“颇有父风”,并提出要葆玖的戏装、便装照片留作纪念。梅葆玖得知后,随即寄去4张照片。
大千先生收到照片后,立即补画了《梅兰图》回赠梅葆玖,并在画上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题跋:
三十三年前,在海上与朋辈集湖帆丑簃弄笔为欢笑。湖帆先撇幽兰一握,畹华为补梅花,乃索予倚小令题之,稚柳且为予点易数字,畹华携归缀玉轩。顷者,其公子葆玖莅香江,云此画已成陈迹,不在人间矣;其尊人与湖帆俱相继弃世,倩友人要为补写。葆玖孝思如此,畹华当含笑九泉。而予车过腹痛,老泪纵横矣!
梅葆玖先生得此画喜不自禁,他将《梅兰图》视为至宝,因为此画中凝聚着两位艺坛大师的珍贵友情。
大千平素不吸烟,不饮酒,更讨厌玩麻将。每当他作画感到劳累时,便打开留声机听几段京剧(这些唱片多由梅、程等人送给大千的),或学哼几句孙菊仙的《三娘教子》,金少山的《牧虎关》后,便又振作精神继续作画。
1941年,张大千携儿子、学生远行到敦煌莫高窟临画。考虑到那个地方荒凉、偏僻,临行时,他特意带去了一部手摇唱机和几十张京剧唱片。在敦煌的三年多时间,张大千闲暇时最大的乐趣就是欣赏这些唱片。他一边听着这优美动听的唱腔,一边又回想起这些京剧名伶们的音容笑貌,回忆起自己与他们交往的好些难忘的往事:与梅先生共研浓墨画丹青,共程先生笑谈《荒山泪》,赠马连良先生自制的五香酱牛肉……听到动情处,他还高兴地和着唱片引吭高歌。他那韵味纯正,有板有眼的声腔,还真引起周围人的一片叫好声。
张大千晚年定居台北,他和台湾著名京剧演员郭小庄女士结成了忘年交。郭小庄每个星期天一定要到"摩耶精舍"(大千先生在台北的住宅)向大师问安。途中经过“广东饮茶”点心店时,也总忘不了买几样烧卖或虾饺送给大千。
张大千对郭小庄的表演艺术,特别是郭小庄对京剧表演艺术那种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尤为赞赏。
他还特意为郭小庄绘制了一件荷花旗袍以示鼓励。
1979年,在张大千等人的大力支持下,29岁的郭小庄组织了“雅音小集”剧团,打出了“新派京剧”的旗号,在台湾剧坛上引起了轰动。1983年,郭小庄获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的“亚洲最杰出艺人奖”。在领奖时,郭女士激动地说:“我是将张大千先生对我的要求当作人生奋斗的座右铭。”
在旅居海外的几十年间,张大千无时不在想念祖国,思念他在戏曲界的好友。当留在大陆的家人托人带给他一些他所熟悉的戏曲演员的唱片、录音带时,他高兴地听了一遍又一遍。这,又深深牵动了他思念故乡和新朋故友的不尽情丝。
(摘自 《中国京剧》杂志)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