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铁笼山》是传统剧目中的一出大武戏,为前辈伶工俞菊笙、杨小楼、尚和玉的代表作。所谓“大”,系指该剧人物众多,气势恢弘。同时,主角姜维开打多样,动作繁难。余生也晚,只看过孙毓堃、姜铁麟、厉慧良、张世麟的演出。青年演员奚中路曾向茹(富兰)派武生嫡传茹元俊学习此剧,得以传承。
姜维原是武花脸应工,俞菊笙演后乃变为勾脸的武生戏。俞菊笙又将此戏精雕细琢,用武生嗓音演勾脸的姜维,使人物增添了几分文雅的气质,有利于把姜维的儒将风采展现得更加鲜明。俞菊笙原有武旦功底,他利用这一优势。在姜维与羌兵开打时。吸收和采用了“打出手”(刀枪投掷)的技巧,前后换用八种兵刃,戏班中称做“打八件”。即姜维与八名羌兵(包括女兵)有八套对打。每套各不相同,姜维面临持有各种长短不同兵器的羌兵,从容应对,计有瓜锤、双刀、长枪、大刀、钢鞭和弓箭等。在交战中,姜维多次夺得羌兵的武器,并用这些武器或去打或投掷,与羌兵进行殊死的激战,从而形成《铁笼山》的开打路数及其艺术特色,同时也展现出姜维对羌王的统战工作被魏军破坏后,腹背受敌的艰苦处境。
此剧从一开始,就展示出激战前夜的气氛。姜维出场时的“起霸”用来表现大将出征前顶盔、贯甲、罩袍、束带的准备工作,凝重而稳健,表现出人物对即将打响的战役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接下来的“观星”是对这次战役的预测和思考。通过舞蹈语汇,或仰视星辰,或观察星象,来表达人物预测战局成败的心理活动,在锣鼓伴奏中,增添了大铙,声音浑厚,烘托出浓重而沉雄的氛围和气势,成为此剧独具的艺术特征。当年,京剧名宿厉慧良演到此处时,姜维伫立椅子旁,左腿平伸放在椅子背上;右腿弹跳横迈过左腿,转身至“探海”姿势亮相,而左腿仍留在持于背上,观众对这一特技拍案叫绝。厉先生曾告诉我,这个动作叫做“铁门槛”,用来表现姜维观星后的复杂心理状态。后来厉先生逝世,这一“绝活”也随之在舞台上绝迹。
姜维的造型威武雄壮,气概非凡,勾红三块瓦脸,额上有一太极图,黑色长髯,扎绿靠,手持长枪。开打中不断变换武器,俨然一名文韬武略俱都通晓的儒将。他虽英勇善战,取得局部胜利,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此剧结尾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铁笼山一战,只杀得姜维丢盔卸甲,呕心沥血,心力交瘁,生命危在旦夕。
京剧《铁笼山》是一出传统名剧,不但在艺术风格上有其特点,而且在文化内涵上也有其现实意义。
(摘自 《中国京剧》杂志 2004.7)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