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戏曲艺术,注意发挥其宣传、教育作用。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党员李之龙主持的汉口"血花世界"游艺场,就邀请并辅导楚剧演员进行革命宣传演出,这可以看做中国共产党与戏曲建立联系的开始。此后,各地的革命根据地也开展了许多以戏曲形式宣传、鼓动革命的活动,其中以彭湃领导的广东海陆丰地区的戏曲活动最为活跃,他们不仅编演新戏,而且由工农苏维埃大会做出了"改良戏剧"的决议,赶走了封建把头"戏爹",成立了新的梨园公会。这可以说是党领导戏曲运动的最早实践。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文化界曾出现较严重的轻视乃至否定戏曲的倾向,为此,1931年,党在上海通过左翼作家联盟组织了一场关于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瞿秋白等人批评了盲目否定戏曲的观点,正确评价了传统戏曲,这可说是党的文艺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正确评价传统戏曲艺术的尝试。
与党休戚与共的新戏曲之二--戏曲的战斗作用进一步发挥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壮大和成熟,党更加自觉和自如地发挥戏曲的作用,鼓舞人民群众的斗志。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发起组织了戏剧界救亡协会歌剧部,并利用国共合作的有利条件,在周恩来的直接部署下,先后在武汉、长沙组织了戏曲演员战时讲习班,成立了汉剧、楚剧、湘剧流动宣传队和平剧实验宣传队。田汉在这个时期创作了大量借古喻今的戏曲剧本,其创作在形式上也有大胆突破,是五四运动以来戏曲改革的重要收获。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延安和其他敌后游击区,都普遍运用戏曲反映当时的现实斗争生活。如柯仲平、马健翎领导的陕北民众剧团用秦腔、眉户形式创作的《查路条》、《十二把镰刀》、《血泪仇》等新戏,获得很大成功。
与党休戚与共的新戏曲之三--"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确立
戏曲与现实关系的日益紧密,使中国共产党对戏曲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戏曲能否为新时代服务以及如何服务等问题有了更新的认识。1940年,一场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在全国开展,关于戏曲反映现实的功能的讨论成为其重要内容。1942年,毛泽东为延安平剧院建院题词:"推陈出新",对党的戏曲改革的主张和方法作了科学、辩证的概括,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戏曲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新中国成立不久,1951年,毛泽东在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题词时又进一步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充分体现了党领导戏曲运动时既要求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又要求各戏曲剧种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而审慎的态度,从而开创了古老戏曲艺术的新纪元。
与党休戚与共的新戏曲之四--戏曲改革的艺术实践
理论认识的深化,带来了艺术实践上的新气象。随着党对民族艺术的认识的深化和日益重视,在1943年的延安,文艺工作者掀起了一个新秧歌运动,运用陕北民间歌舞编演了《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优秀秧歌剧,受到广泛的欢迎。不久,延安平剧院创作了新编历史京剧《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它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重新审视历史题材,成为推陈出新的示范性作品,毛泽东称前者为"旧剧革命的划时期的开端",称后者"创造成功,巩固了平剧革命的道路"。与此同时,其他抗日根据地和国民党统治区的戏曲创作和演出也空前活跃,显示出戏曲界要求进步与革新的历史趋势。
与党休戚与共的新戏曲之五--戏曲改革与社会主义革命进程同步
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发布《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提出"改戏、改人、改制"的三项任务,使戏曲改革与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保持了同步,戏曲改革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戏曲工作者的生产关系、组织结构、生产机制等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戏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得到明显提高,创作热情被大大激发出来。在1952年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戏曲舞台上就涌现出一批根据"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原则创作出的优秀剧目,如京剧《将相和》、《白蛇传》,评剧《秦香莲》,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川剧《秋江》、《柳荫记》,桂剧《拾玉镯》,汉剧《宇宙锋》,晋剧《打金枝》,豫剧《新花木兰》等。这些剧目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舞台面貌也焕然一新,反映了戏曲工作者们正以新的精神风貌投身到新时代的戏曲事业中来。
与党休戚与共的新戏曲之六--各戏曲剧种普遍繁盛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戏曲艺术普遍呈现出恢复和发展的态势,不少濒于消亡的剧种在百废待举的新的社会环境里得以复苏和振兴。昆曲《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佳话,就生动地体现了在党的领导下濒临衰亡的古老剧种重新焕发生机的历史巨变,周恩来亲自参加该剧座谈会并发表讲话。一些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和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也如雨后春笋般萌生出来。如北京曲剧、吉林吉剧、内蒙古漫瀚剧等都是新创立的剧种,并有了较快的发展。它们使戏曲百花园增添了新的品种。而一些小的地方剧种,如越剧、黄梅戏等,则由于能较快适应新的时代,艺术改革的步伐加快,不断赢得新的观众,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拥有了自己的明星和各自的"追星族"。
与党休戚与共的新戏曲之七--"三并举"推动戏曲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戏曲艺术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的最显著变化或许体现在运用新的观念创作的新编历史剧和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方面。经过多年的探索,戏曲确立了"现代剧、传统剧、新编历史剧三者并举"的剧目政策。艺术家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整理、加工传统剧目,观照历史题材和历史人物,主动表现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之作。仅"文革"前17年就出现了京剧《满江红》、《强项令》、《李慧娘》、《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野猪林》、《白毛女》、《红灯记》、《黛诺》、《六号门》,评剧《秦香莲》、《花为媒》、《刘巧儿》,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沪剧《芦荡火种》,豫剧《朝阳沟》,粤剧《搜书院》、《关汉卿》,湖南花鼓戏《打铜锣》、《补锅》,眉户戏《梁秋燕》等一大批佳作。其剧目之多,剧种之广,充分显示了戏曲艺术在"三并举" 剧目政策的指导下重新焕发出的强大生命力。
与党休戚与共的新戏曲之八--劫后逢春
"文革"中,戏曲和其他各条战线一样,进入了十年浩劫时期,戏曲园地百花凋零,全国各地反复上演的只是几个"样板戏"。"四人帮"粉碎后,戏曲逐步恢复生机,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成功实践,戏曲艺术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十年动乱期间被迫取消的剧种、剧团、管理机构、研究部门、艺术院校、戏曲期刊等都得到了恢复,并有所增加,大批受迫害的艺术家得到平反昭雪,不少人重新焕发了艺术青春,一批有才华的中青年艺术人才脱颖而出,恢复和新创作的大批剧目使得戏曲舞台群芳竞艳。特别是戏曲舞台上出现了一批塑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共产党员光辉形象的优秀之作,如评剧《毛泽东在1960》、《金沙江畔》、《水墙》、《党员二愣妈》,秦腔《西安事变》,京剧《蝶恋花》、《南天柱》、《石龙湾》、《圣洁的心灵--孔繁森》,湘剧《布衣毛润之》,楚剧《虎将军》等。这些剧目丰富了戏曲艺术画廊,使戏曲艺术充满时代精神。
与党休戚与共的新戏曲之九--戏曲艺术的新时期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对戏曲艺术也更加关心、重视。"四人帮"粉碎后,邓小平亲自参加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的中国剧协主席田汉的追悼会,为这位"梨园领袖"平反昭雪,大大地鼓舞了全国戏剧界的士气。第三次文代会后,邓小平又指示,把"文革"中被"砸烂"的协会"重新拉起来"。从此,文艺界开始了拨乱反正的工作,戏曲队伍和创作也因此得到恢复和发展。1991年1月11日,江泽民为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振兴京剧观摩研讨大会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适应新时代需要,促进精神文明建设。"1994年,江泽民在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又作《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的讲话。此后江泽民以及其他领导同志在不同的场合又多次谈到戏曲艺术的发展、繁荣问题,这些无不给戏曲工作者以莫大的鼓舞,激励他们为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而不懈努力,并以创作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己任。
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使戏曲工作者的艺术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促进了戏曲创作水平的提高,一批高质量的剧目的涌现代表了戏曲艺术最新的创作水平,体现了戏曲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如京剧《曹操与杨修》、《徐九经升官记》、《骆驼祥子》,川剧《潘金莲》、《山杠爷》、《金子》,广西彩调戏《哪嗬咿嗬嗨》,江西采茶戏《榨油坊风情》,越剧《孔乙己》等优秀作品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创作的艺术观念、舞台呈现以及表现手段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变化,受到新时代的观众的欢迎。
纵观党成立80年来的历史以及戏曲艺术近80年来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党与戏曲的关系更是休戚与共,可以说是党兴则戏兴,反之,党处于危急关头的时候,戏曲艺术也经历着困难和曲折。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戏曲艺术通过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不断开创新天地,更加健康地发展。 (易木 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