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我,今年“十一”长假最重要的事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观看第二届全国戏迷票友大赛的实况转播。
是的,我想昨天大多数戏迷都会和我一样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为参赛选手加油助威,欣赏来自我们身边的伙伴的精彩演出。
我对第一场比赛的整体感觉可以用“一个惊喜、两次回忆、三回叫好、四点启示”来概括。
首先是惊喜。就是对选手的参赛剧目感到意外,在十二名选手中,大部分都选择了一些当今不太在舞台上演出的所谓“冷戏”,其中还有几出绝响多年的老戏。这是很难得的,我身边很多戏迷不时开玩笑的说:这戏怕是评委都没有呢。是啊,如今舞台上的传统剧目太单调了,很难满足戏迷们的欣赏要求。其实以本场比赛来看,很多都是流派代表剧目,像《西施》、《罗成叫关》、《青霜剑》、《战北原》等,其中都不乏有耳熟能详的唱段。选择“炒冷饭”,对选手是有很多压力,因为不易讨好观众,也增加的表演难度。可是几乎所有选手都完成的很好,有的甚至足以令一些专业演员憾颜。
说到“两次回忆”,一次是有第一个小选手演《芦花荡》引起的,梨园界不久前痛失了一位京剧大师袁世海,而他生前就有“活张飞”的美誉,《芦花荡》也是袁老的拿手戏,能以一出架子花(或武净)应功戏来为本届大赛开幕,是不是也算对大师的一种缅怀呢?若是袁老能看到这个“小张飞”这么高水平的表演,一定也是欣喜非常的。第二次“回忆”,是看到欧阳中石先生,让我想起刚刚过逝的朱家缙先生,在京剧艺术开始出现那么多“童星”,受到许多青少年观注的时候,这些老一辈的大家却都相继离开人世,但愿欧阳老等戏迷票友的老前辈都能晚年幸福,健康快乐。 这场比赛我有“三回叫好”,除了刚刚提到的《芦花荡》外,还有9号选手的《清风亭》和12号选手的《安天会》。可以用“难得”来形容。花甲甚至是古稀的老人,能这么投入,能有这么好的功夫,不能不让我们晚辈产生由衷的敬仰之情。我觉得《清风亭》是京剧中最有感染力的剧目之一,只要演员投入进去,观众很快就能为之动容。而《安天会》是很多大师都拿手的猴戏,这此选手选择的脸谱就是一种老的勾法。
通过这场演出,可以得到四点启示:
一、 京剧艺术现今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以有一大批青少年戏迷投身其中,他们都有很高的热情和一定水平的表演技巧,并从只重“唱”而转换到四功全面的艺术追求中来。
二、 京剧艺术作为“国粹”,有义务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责任。
三、 专业演员需要向票友戏迷们学习,尤其是那种执着的精神。专业与业余要有所互动,我们必须制造一种全新的平台,让两者的关系更加紧密,业余向专业学习技艺,专业向业余济取营养。让京剧不再寂寞。
四、 丰富舞台剧目,全面恢复传统名剧,已经迫在眉睫。
最后,预祝大赛一场比一场精彩!作为北京戏迷,也借此向来京的全国戏迷朋友,尤其是网上的那些久闻其名素未谋面的青年朋友们,道一声:
“裘迷”助您长假快乐!北京旅行愉快!

本贴由裘迷于2003年10月02日09:40:36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