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京剧的改革、继承、发展问题好象已经谈了很多了。但在戏迷中间对新戏的排斥感还是很强的。我以为新戏的价值不能简单抹杀。首先,应该允许京剧利用新戏的形式进行探索。今日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传统戏也并非在京剧诞生之日就有的,有一些也是在历辈艺人的探索中而获取的成果。探索未必能成功,但这也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新戏的编演者要纯粹从艺术出发,而不是为了评奖,应和时政或哗众取宠。其次,新戏可以与老戏的良性结合。可能是五十年代的戏改弊病甚多,故而今日有谈“戏改”色变的感觉。其实,通过改编传统戏来发展京剧并无不可,只不过要确立什么样的“戏改价值观”而已。究竟推掉什么“陈”,引出什么“新”,解决了这个问题,改编未必就如洪水猛兽。今日频频上演的《白蛇传》也是戏改产物,历来对其主题批评甚多,但就青年人的审美观而言,恐怕还是宁可接受反封建的白蛇,而不是盗库银的青妖。而像《斩经堂》《武家坡》这些经典老戏若不经改动,再要流传恐也非易事。

本贴由风搅雪于2001年7月28日13:29:20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非常很同意你的观点

作者:马车

八十年代以后的话剧较之于传统的话剧(如果有这种说法的话),也进行了很多的改革。说是借用了电影的表现手法,也可以说是不自觉地借用了传统京剧的表演程式,有西人专门称之为某某氏体系,当年上海人艺轰动一时的百老汇名剧《马》为其代表作之一。

以前的舞台布景、灯光现在均变成写意,道具也被几何积木所替代,过去的多场次多场景也被无场次话剧所取代。并在表演上借用了许多哑剧的手法,这也是现代话剧的一个潮流。

八八年文汇报组织的北京人艺赴沪回顾展演,《狗儿爷涅磐》等新戏、《军事法庭》等洋戏被票贩子翻了好几个跟头,而除了舒秀文外都是原班人马并由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参加的《茶馆》的上座率只有九成,总不能一棍子打成上海的观众不懂艺术吧?

不可否认京剧艺术有其个性,但作为戏剧艺术必然有其共性,京剧改革能否参照一下话剧的模式?墨守成规只能原地踏步。我想江青于会泳的现代戏要是到今天也不会还是八大出的模式吧。

本贴由马车于2001年7月29日12:14:46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