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来论坛已有些时日,今日闲暇,便想到该去走走,甫一打开,果不其然,便看到令人醒目的题目《感受程派》,署名“看水流舟”,题前还有一可爱的头像,闪着“狡黠”的目光,似乎在向所有的看客发出“挑战”……急忙阅之,果然是好文。说实话,网络虚幻,尽管卧虎藏龙,但论坛中大多还是信息咨询、只言片语,或为某红伶叫好,或针锋相对,或怒目而视,甚而骂骂咧咧,真正有点儿深度抑或具有研究价值的文论尚不常见。今读妙文,对其观点深表赞同,尽吐本人心中久积之块垒。不妨引其一二,作者云“从听程先生录音的第一天起我感受的不是流派,而是人物。仔细想想,程先生的嗓音是不适合唱旦角,可程腔却是如此的完美,其中不仅仅是唱腔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物,程先生对每个人物的理解是十分深刻的,想来令人吃惊,程先生出身贫寒,靠自己的努力竟有如此境界,不得不叫人佩服,听程先生的现场录音感觉那些观众的心都要跳出来,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漏掉了哪个好腔,程先生的每个腔都能确切的体现人物的心情,……”对大师程砚秋的卓越艺术成就的评价可谓公允与中肯。又云“我体会程先生的戏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有鸿儒之风,是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是对儒学的戏化,程先生之儒绝非腐儒,而是大儒,想来是深受罗瘿公先生的影响。由此想到其传人,和朋友议到:赵酸李俗,赵先生学问很好,但对儒的理解绝对少于程先生,就如落地秀才之比十八学士,李则是去掉了程的儒,变成了自己的俗,就如同段誉进了王夫人的蔓陀山庄。(想来这两句要招来一堆西红柿,臭鸡蛋,俺只是说俺的感受,如有冒犯,请多包涵)。由此我到觉得,这些新程派最好就叫赵派,李派,如现在的张火丁也想立派(叫火派不错),这都是好事,不要叫人家说那就是程派。……”行了,也够了,实际上我已把其文的核心全部挖了过来。看得出,作者早有思想准备,即已摆好挨“骂”的姿势,其实是多虑了。当今太平盛世,朗朗乾坤,宪法亦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言论自由,有话慢慢说,有礼慢慢讲,借用“文革”中曾经让无数国人胆战心惊的一句话叫:要文斗不要武斗(当然事实恰恰相反,此是题外话,搁置不论),这不,本人在赞同之余亦有几句淡话,请允许讲在当面,但在此郑重宣告:绝不采用投掷西红柿或臭鸡蛋的“奢侈”方式,那多浪费啊……
对看水流舟先生对于程砚秋先生的深情赞美本人完全赞同,甚而感觉不够,用尽全部中华褒义词汇亦绝对没有堆砌之嫌,但对老程之继承者,不管是赵荣琛或是李世济的评价,本人均觉稍失公允,至于火丁云云,俺感觉看完俺这些絮絮叨叨之后,关于当下的“火丁们”就不用俺再饶舌了。
不妨还是从程砚秋先生本身说开吧——其实确切地说是回顾程砚秋时代。程砚秋先生诞生在公元1904年,大清王朝末期,整个中华正处于危机四伏、风雨飘摇之中,大清的终结显露端倪,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挑战,国内亦战云密布,历史遂向中国人民提出了中国向何处去、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在此关头,对于国人来说,一切传统事物都面临严重的考验,能否抵御列强侵略、能否保护中华生存、独立,也就成为检验一切传统文化的试金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京剧艺术,在这民族命运飘忽不定的时代,能否得到保存与发展,能否为国家的兴亡担当分忧图存的大责,就摆在了当时每个有良知的京剧艺界人士面前。还好,作为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的国剧艺术的从业者们——程砚秋和他的师辈们,勇敢地站在了历史的潮头,以中国人特有的良知、勇气和胆识,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弘扬华夏文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与抗争。当时的京剧艺人的的确确是在遭到种种迫害甚至人格侮辱的困境中,从事着京剧艺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的直至牺牲生命。何以致此?当时来说,人们已经意识到,要挽救民族危机,不仅需要物质力量,更需要精神力量。力量何来?作为传统文化内核的儒家学说给人们提供了足以外御强敌、革除时弊的良器。当时,尽管“程砚秋们”尚处青、幼时代,初涉时世,但从其家风或师道的言传身教中,他们已经懂得了在苦难中只有奋发图强才能为民族振兴尽自己的微薄力量,这或可成为后来程砚秋在抗日中耕作京郊青龙桥、其师蓄须明志的注脚吧!这样看来,“程砚秋们”的立业与创造,每一步都带着时代和历史的印记,他们地地道道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炽烈氛围中熏陶成长的。而这种浓厚的传统文化也正是作为中国文化奇葩的京剧所赖以生存的土壤。因此,京剧能够奠定成为国剧的基础,剧目的丰富与发展,从业队伍的壮大,表演技术的创新与提高,加以大批文人的直接或间接的加盟,以至于出现“满城争唱叫天儿”的盛况,京剧成为从达官贵人到平头百姓的精神食粮,进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同时,京剧本身也在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在发展和丰富。至此,京剧走向了空前的辉煌,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尽管京剧舞台上一度充斥着所谓的“糟粕”,(特指解放前)但京剧本身始终并没有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藩篱,这一点无庸置疑应该成为定论。
那么,解放后直至文革开始,京剧为何依然呈现出繁荣景象呢?答曰:历史惯性使然!当时的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被民族所秉承,京剧艺人们摆脱了解放前那种终日在外演出、居无定所、流浪飘零的日子,开始有个体逐渐转入国营,岂不知在艺人们感激涕零的同时京剧也就已经走向了衰败。个中缘由和我们当前大力推行民营经济毫无二致。当然,解放后,也出现了一批久演不衰的剧目,诸如“将相和”,“赤桑镇”,“野猪林”,“穆桂英挂帅”,等等,原因有二:其一,京剧艺人秉承了解放前京剧繁荣时期的多种传统,严格遵循着属于京剧本身的艺术规律,诸如,从前辈那里继承的演唱艺术、表演技巧等,而且大多尚处于表演艺术日臻成熟的盛年;其二,一些深谙京剧艺术规律的编剧尚存,如翁偶虹先生等,所以京剧依然保持了由过去延续的繁荣,直至“史无前例”的登场。文革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因为它基本断送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的根。一个民族丧失了传统是很难再修复的,也是很可怕的。这在我们今天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各种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多种危机毕现……凡此种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对“今天”依然“繁荣”的京剧“指手画脚”呢?(此言一出必招致看客的愤怒)当然,笔者绝非认为当前的京剧无可指责,正相反,笔者的主旨是强调批评或指责一定要做历史的分析和判断,不可脱离现实而盲目挑剔。这也是笔者絮絮叨叨大半天想阐明的要旨。
现在应该回到“赵酸李俗”的问题上来了!对于“赵酸”的问题笔者实不敢苟同,尽管笔者同意“赵先生学问很好,但对儒的理解绝对少于程先生,就如落地秀才之比十八学士,……”。试问:有何证据证明落地秀才就一定比钦点的十八学士酸腐?何况赵荣琛先生也并非“落地秀才”可比拟?赵先生出身名门,他家曾是祖孙直系四代翰林,直至其祖父;当然仅凭这一点尚不足证明赵先生不具“酸气”的话,那就是程派本身有问题了,可恰恰是程派与“酸气”格格不入,而赵先生截止目前在程派继承者中尚执牛耳——想必此论不会有太大争议吧?所以笔者倒以为赵荣琛非但“酸腐”之气不存,行内行外倒有“书卷气”之美誉……至于李世济也应辨证来论。其解放初期和马连良等先生合作还是规规矩矩、直工直令的,至于后来她有自己的想法那是文革以后了,再说人家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可行性”创造又有何厚非?至于是否成功那又该另当别论了!但我们要清楚的是她确也曾经对程派亦步亦趋。其实这又引出另一话题,即诸如对谭元寿先生等一辈晚期的演唱艺术的评价,不能光凭目前所闻就横加指责,岂不知当年他也是前面一出“恶虎村”,后面一出“法门寺”带“大审”?!再聆听其五十年代的录音那也是正宗的谭家玩儿!类似还有张学津等,岂能因今天的“拙劣”否定其当年的辉煌?听听张学津当年的“杨家将”等录音,那也是正宗的余派啊,高亢,嘹亮,
甜美,……至于后来败嗓是否与宗法了马派有关,笔者不敢妄说。
行笔至此,请不要误会,笔者绝非认为当前的京剧就是老虎尾巴了,只是强烈表明应当历史地看待,不能动辄把眼下当红的所谓某派传人与其师及其师爷相提并论,否则是自寻烦恼,哀莫大焉!因为彼此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环境窘异,人文基础已然不在,何具可比性?非要比,无异于硬给维纳斯套上连衣裙……
再者,从辩证法上论,任何事物有其产生、发展、繁荣直至灭亡的规律,唐诗、宋词、元杂剧……虽然传承了以一贯之的华夏文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唐诗的衰败,代之而起的是宋词的产生和兴旺,类推亦然……京剧的不景气虽然经过了若干年的振兴仍然徘徊在低谷,这似乎应当是公认的事实,悲观者认为其即将灭亡,救亡者主张其应随时代,把它改成另一种东西以适应观众的口味,凡此种种,笔者无意纠缠,只想申明,京剧毕竟和中国传统的文学、书法、书画、雕塑、音乐一样,是经过历代的丰富、发展和传承的,极其成熟又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但再想呈现当年“满城争说叫天儿”或遗老遗少们捧着茶壶、虚着双目、摇头晃脑……也是痴人说梦。而且,从“一切存在过的东西都将会灭亡”这个彻底的辩证法观点看,京剧也不可能例外。但是,我们祈祷,在人类存在的限度内,真正的艺术珍品永远保持其应有的生命力,它们必将超越时空显示其永恒,凸现其特异的光芒,渗透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去,成为丰富人类精神世界的源泉。贝多芬不会灭亡,程砚秋也不会灭亡……但京剧还是要变化的,事实上京剧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变化,否则也不会有程砚秋,那种时刻妄想“复制”程砚秋也是永久的奢望。只是,艺术的变化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才是发展。不是为改而改,而是为美而改,古今中外、不同门类的艺术大师莫不如此!
当然了,有一种现象是要毫不留情的批评与教化的,比如当下某红伶曾言,自己在35岁以前已经完成了对前辈艺术大师的“描红”,言外之义,35岁以后已进入了全面创新阶段……这完全曲解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不客气地说这是浅薄与无知。继承与创新并非简单的程序先后的执行问题,而是始终融合在一起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已明白揭示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这也是目前当下红伶们的通病,不是去虚心向前辈求教,学点皮毛就以为具备了“创派”的资本,其实呢?自不待言!说白了,目前的当红名伶们,和当年一个县剧团的主演都无法相比,无论从哪方面相比莫不如此。各位朋友,信乎?那为什么他们还依然是红伶?原因很简单:当前具备他们生存的丰厚土壤!——福大,业大,造化大!没法子,人家命好!
拉拉杂杂数千言,词不达意,不知所云……只有一点,如果认为笔者是在为“感受程派”所揭示的“火丁现象”辩护的话,那才是最大的悲哀!!!
最后向看水流舟先生赔罪,对不起,得罪了!呵呵!
本贴由清音堂主于2003年5月31日13:28:13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