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49年前,一部《十五贯》让昆剧“枯木逢春”。4月8日晚,这部阔别舞台18年的经典昆剧在浙江音乐厅进行了重排后的首场全本演出,同时拉开了2005年“全国昆剧名丑名剧展演”的序幕。
1956年,由浙江昆剧团排演改编的传统昆剧《十五贯》晋京献演,广受赞誉。周恩来总理称昆剧为艺术百花园中的“兰花”,《人民日报》以“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为题发表专题社论,各地昆剧院团随后纷纷成立,令当时气息衰微的昆曲艺术重新焕发了生机。当时在剧中塑造“娄阿鼠”一角的王传凇也因技艺精湛而从此名扬天下。
2005年,是王传凇诞辰100周年。8日晚,“南昆副丑”王世瑶和“江南名丑”刘异龙同场出演“娄阿鼠”一角,一个儒雅内敛,一个鲜活灵动。二人各异其趣的表演,遥向这位亲身铸造《十五贯》辉煌的昆剧表演艺术大师致敬,也暗示了昆曲艺术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作为昆丑名家,王传凇在60年舞台生涯实践经验中,不仅提出了昆剧丑角表演“丑中美”的美学追求,还培养了一批丑角演员。曾经在他门下学艺的弟子如今已是昆剧界的名丑——“南昆副丑”王世瑶、“梨园拼命三郎”陶波、“江南名丑”刘异龙、武丑的代表人物张铭荣、江苏省昆剧院的林继凡和范继信等。
据浙江昆剧团团长林为林介绍,1987年后,《十五贯》仅以折子戏的形式偶现舞台,没有进行过全本演出。此次参加“全国昆剧名丑名剧展演”的包含了昆剧“世、盛、秀、万”四代演员,是当今昆剧界水平最高的艺术盛会之一。(张乐 余靖静)

来源:新华社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