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第一届全国昆曲院团长联席会议时,来自各院团的“当家人”都忧心忡忡,忙着为谋求昆曲事业的发展奔走呼吁。时隔3年情形却大不一样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扶持昆曲事业发展的政策,整个社会对昆曲的关注度也大大提升,因此参加正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全国昆曲院团长会议上,七家昆曲院团“当家人”的精气神就显得跟3年前也大不相同了。在这次会议上,大家谈得最多的是青年演员的培养:生存环境改善了、“舞台”已经搭好了,如何在上面唱好戏成了“当家人”最关心的问题。
青年演员是明天
上海昆剧团的青年演员如今已经渐渐成为剧团的中坚力量,老师们拿手的传统剧目传给了他们,老师们创排的大戏年轻演员排出青春版一样上演,更让人感到欣慰的是青年演员还推出了不少自己的原创剧目:《宝玉和妙玉》《伤逝》《龙凤衫》《一片桃花红》…… 上海昆剧团团长蔡正仁表示,年轻演员的培养关系到剧团今后几十年的成败,“最好的培养就是让他们不停地有任务。”蔡团长说,“要给他们压重担,让他们有压力、有目标、有盼头,这样才能留住人才,才能让他们在艺术上有大的进步和发展。”
名家名作托新人
一出青春版的《牡丹亭》让苏州昆剧院大大扬了名,院长蔡少华告诉记者,推出这个戏主要是为了借名作和名家来推出新人,并以年轻亮丽的新人来吸引年轻观众。蔡少华认为演员的老化也是昆曲与年轻观众产生距离感的一个原因,但推出年轻演员困难相当大,他表示这一次还是借助了“外部因素”才得以顺利地把年轻人推上去的。为了让《牡丹亭》的青年演员找到感觉、增加学养,剧团为年轻演员请来老师进行集训,请来王蒙、余秋雨等名家为年轻演员办讲座,把整个对昆曲艺术的传承融入了《牡丹亭》的排练中。让人高兴的是《牡丹亭》至今演出14轮,观众中80%都是年轻人。
免费送戏进学校
江苏省昆剧团是7个昆曲院团中唯一一个已经转制为企业的院团,可是他们却做了一件非常不像企业做的事——到昆曲艺术的发源地昆山的中小学免费演出,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要演满100场!团长柯军告诉记者,这个名为“昆曲进百校”的活动是为剧团5年后的招生做准备,一纸招生通知是平面的,而免费演出是立体的。为了5年后的招生江苏省昆剧团不惜工本,而在青年演员的培养上他们也有个“独门绝招”——把青年演员的考核和演出结合起来,请观众来当评委,当场评分、当场亮分,对青年演员触动很大。(王剑虹)
(摘自 《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