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评弹之春”系列活动推出的各种文化论坛、艺术讲堂上,来自苏浙沪的曲艺名家不但坚持用“老艺人”这个朴素的称呼登台献艺或演讲,还齐聚申城为评弹艺术的振兴与发展出谋划策。面临评弹人才青黄不接的窘境,他们大声疾呼要抓紧艺术传承,并异口同声地强调:评弹的真正魅力就在演员身上。

好书一定要有听头

在社科院大礼堂,76岁高龄的评话名家金声伯不客气地批评:现在一些书没有听头,有些人名气很响,还是什么“家”,但到码头上却不行,第一天听得蛮好,第二、第三天大家就不去了。问题就出在他们只知道讲钞票,不知道动脑筋,说、噱、弹、唱、演的基本功太蹩脚,说表的质量急剧下降。金声伯说:“说表好像是画画的素描、绣花的白描,你描得好,说明基本功好。说表和技巧结合得好,噱头自然而然会来,角色也自然而然会来。我只知道这样一个道理:老百姓欢喜听的书就是好的,老百姓说这个人的书没听头,就是蹩脚的。”

评弹的生命在书场

83岁高龄的吴宗锡多次表示,评弹的生命靠演员、在书场。评弹文化是口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谱、脚本只是记录。蒋月泉的曲谱出版了,但你没有得到蒋月泉的施教,是唱不出蒋调来的。杨振雄的演出本《西厢记》、张国良的演出本《三国》出版了,但对没有说过书的人是没有用的。听众听《七侠五义》,是来听金声伯的,听金声伯身上的艺术。

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传承。评弹传承是一门学问,但主要是靠老师教学生:口传心传、同台演出、上下搭书演出、一起排练等。蒋月泉拜了钟笑侬、张云亭,再拜隔房师弟兄周玉泉,就是为了传承这门艺术。传承需要师资,如果艺脉枯涸,“枝干凋敝三秋树”,缺了源头活水,又怎能“立异标新二月花”呢?

多出几个优秀演员

秦绿枝认为,评弹的魅力在演员身上,演员的表演有特色,评弹就有了特色;特色愈鲜明,魅力愈浓厚。不仅评弹如此,所有中国民族戏曲都是如此。人们看京剧、听评弹,其实不是为了要知晓那出戏、那部书的故事情节,而是为了看那个演员怎样表演。一部《珍珠塔》,说了一百多年,故事已经听得滚瓜烂熟了,为什么还有人爱听?就是因为演员不同,流派不同,说、噱、弹、唱、演也各不相同。像“飞机英烈”张鸿声先生的放噱令人由衷心折,严雪亭的一张嘴比看戏还热闹。又如周玉泉先生的说表话虽不多,但句句有内涵,几句普通家常话,让人感受到一位饱经沧桑的世故老人的睿智。还有姚荫梅的新书,三言两语,人物就活灵活现站在你眼前。

现在都说评弹不景气,分析起来,有各种原因,但主要原因就一条:多出几个有魅力的优秀演员,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记者 端木复)

(摘自 《解放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