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申报文化遗产不是梦
华商报1月10日报道的《政协委员流泪疾呼“救救秦腔”》一文,引起了秦腔界和读者的广泛关注,渭南市秦腔剧团卫小莉提及秦腔而潸然泪下的场景,发人深思,相信每位关注、喜爱秦腔的陕西人都会百感交集,而数名政协委员提出秦腔申报“联合国文化遗产”(“秦腔申遗”)的问题,也让万千戏迷深感振奋。
昆曲胜出震动秦腔界
给中国戏曲界突然注入一剂“强心针”的是,去年5月18日,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并在19个入选项中名列榜首,这是对昆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特殊地位、贡献和价值的充分认定,喜讯使在困境中奋斗的昆曲界乃至全国戏曲界人士欢欣鼓舞、奔走相告。秦腔界也不例外,我省诸多秦腔界人士当时就曾私下交流,秦腔是否也能申报“联合国文化遗产”。因为昆曲其实也曾有过“艰难时光”,虽然流传700余年、并风靡大江南北200余年,但新中国成立时国内竟没有一个职业昆剧团,直到50年前的一出《十五贯》面世,才上演了“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神话”,6个昆曲院团也应运而生,全国一度有800人在从事昆曲工作,号称“八百壮士”。
探探昆曲的“秘密武器”
成功“申遗”的昆曲,究竟有何“秘密武器”而获此青睐呢?记者为此也采访了一些专家。作为我国最古老的传统剧种之一,昆曲曾一度成为剧坛盟主,《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相继问世后,昆曲更是日趋鼎盛、风靡天下。昆曲继承了古典诗词曲的所有优点,而且有一千多个曲牌,唱腔细腻、吐字讲究,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众多戏曲品种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种种“秘密武器”使昆曲最终胜出。
秦腔不妨与昆曲“比比宝”
秦腔是中国戏曲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之一,影响遍及我国西北5省区,全国爱好者数以亿计。秦腔源于古代陕甘地区一带的民间歌舞,在大西北的雄壮苍凉与长安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流传至今,秦腔所演剧目数以万计,因时代久远而大多风流云散,现仅存约3000多个,多取材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秦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及魅力,高亢激越、粗犷雄壮,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优美动人,表演朴实粗犷而细腻深刻,生活气息浓厚,程式严谨、技巧丰富,同时还有喷火、髯口、翎子、帽翅等“看家绝技”,在某种程度上丝毫不逊于昆曲。
秦腔“申遗”不是梦
不少秦腔界人士和读者认为,秦腔虽然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不大可能陷入小心翼翼备受呵护的境地,而要把秦腔“擦干洗净送进博物馆”,除非把秦人全部赶到火星上去???只要有大西北广泛的观众群,秦腔就永远不会灭绝,但“申遗”无疑会为秦腔插上一双起飞的强劲翅膀。陕西电视台旧版《秦之声》曾组织过几次激烈酣畅的“群众大赛”,新版《秦之声》中的《戏迷大叫板》,也是应者云集。作为一个有着成亿拥护者的剧种,“秦腔申遗”不是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超凡吸引力、凝聚力的秦腔,人气正旺、市场正广,“秦腔申遗”尽快提上日程吧。
新闻链接
199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届大会正式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2000年4月,这项活动的首次申报、评选工作正式启动,入选项目要求是能够体现人类天才创造性和文化多样性的有代表性的非物质遗产,或是从历史、艺术、人种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或文学角度具有突出价值并广为流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全球共有35个艺术项目参加首届评选,经19位国际评委严格评选,我国昆曲最终入选,而且还是4个获全票通过的项目之一。
(中国秦腔网消息 《华商报》讯 记者王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