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可杰,男,河南许昌人,国家一级作曲。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苏夏教授学习作曲。现任河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河南省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自小学习小提琴,曾师从于我国著名小提琴教育家腾茂隆教授。他曾有着下乡务农当知青的人生经历。并与17岁考入文工团,长期担任专业小提琴演奏员。丰富的生活历练和艺术实践为他内心深层的艺术表达提供了最有力的解说,而中原沃土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以及家乡丰富的地方戏曲音乐的长期熏陶与感染,则透过他散发着浓郁乡土韵味的作品,升华成他心中炽热的乡恋和真挚朴实的故土情结。
方可杰的作品体裁广泛,内容深刻,囊括了交响乐、室内乐、舞蹈音乐、声乐及大量戏曲音乐作品。代表作有第一交响曲《故土》、交响幻想曲《圣光龙门》、交响组曲《江山多娇》、管弦乐《热巴舞曲》、《大起板》、定音鼓协奏曲《风》等。影视剧配乐作品有:电视连续剧《战国》、《大河图》、《血案》;专题片《缅怀刘少奇》、《牡丹请》、《崛起之路》等。他曾先后参与三十多部地方戏的创腔、作曲、配器、指挥或音乐指导,其中有:河南曲剧《五福临门》、《阿Q与孔乙己》、《吕不韦》、《惊蛰》、《婚姻大事》、《飘扬的红丝带》、八集曲剧电视剧《陈三两》等;豫剧《程婴救孤》、《常香玉》、《虢都遗恨》、《七品知县卖红薯》、河南越调《老子》、音乐诗剧《河洛风》等。
2006年11月18日,他在北京中山音乐堂成功举办了《故土——方可杰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多年来,他的作品曾由中国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及西欧、美洲、亚洲和我国港台地区等数十个中外乐团演奏,受到一致好评。
2008年,方可杰受奥运会组委会邀请,担任北京奥运会参赛国的国歌配器,先后完成了英国、西班牙、肯尼亚等十几个国家的国歌配器,均被采用,受到北京奥运会组委会表彰。多年来,其作品多次在国内音乐赛事中获奖。混声合唱《春天来了》获建国50周年全国征歌一等奖;他的交响幻想曲《圣光龙门》、交响组曲《江山多娇》、定音鼓协奏曲《风》三次获河南省人民政府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2004年管弦乐《热巴舞曲》在全国第十届音乐作品(交响乐)评比中获中小型作品三等奖第一名,该曲2005年曾由奥地利萨尔兹堡莫扎特交响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上演,德国《纽伦堡日报》以(热巴舞曲的魅力)为题评论;“北京交响乐团选择了中国作曲家创作的一部西方人容易接受的音乐作品,方可杰用“舞”的力量征服了德国观众”,该作品并于2010年入选《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管弦乐《大起板》在2007年第十三届全国音乐作品(交响乐)评比中获文华音乐创作奖。管弦乐《热巴舞曲》、《大起板》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两次入选北京新年音乐会在人民大会堂上演。近年来,他先后在核心期刊《人民音乐》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多次担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艺术学评审委员。
2011与2012年,曾分别赴韩国东国大学与台湾传统演艺中心举办学术讲座。2002年方可杰申报的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论河南曲剧音乐的调性扩展》获准立项,2004年结项,这是我国艺术学项目戏曲音乐创作理论为数不多的应用课题。方可杰的音乐作品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其本人长期坚持在艺术创作第一线,多次为“国际少林武术节”、“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作曲,经常担任河南重点剧目的音乐创作和加工提高工作,为河南省近年来的优秀剧目生产做出了贡献。他的作品结构严谨、手法简练、注重以朴实的音乐语言揭示深刻的思想内涵,是我国音乐界具有影响力的作曲家。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