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发生、发展以至消亡,都有一定的规律。择要言之,一是社会的需求,二是自身的努力,这两者决定了事物的命运,戏曲也不例外。
随着电视的普及,戏曲的观众锐减。而戏曲界也常感叹后继乏人,戏曲的颓势一目了然。即使贵为国粹的京剧、饮誉江南的越剧、蜚声海内的黄梅戏,尚且为生存担忧,何况局处一隅的婺剧!
始于明代中叶的婺剧历时400余载,历史远比汉剧、徽剧和以它们为基础的京剧来得悠久。它保留的800多个大小传统剧目和3000多首音乐曲牌,足使今人为之自豪。如何改变婺剧门庭冷落观众稀少的局面,是婺剧工作者和爱好者十分关心的问题。笔者不惧拾人牙慧之讥,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振兴婺剧。
一是要有好的剧本。剧本是演剧的基础,也是剧种存在的基础之一,这是不言而喻的。50年代陈静的《十五贯》誉满全国,使古老的昆曲焕发了生机,《人民日报》称“一本戏救活了一个剧种”。陈仁鉴的《团圆之后》、《春草闯堂》、《崇口司》等作品,使莆仙戏的影响扩大到大半个中国。郭大宇、彭志淦的《徐九经升官记》,使沉闷的京剧界又活跃了一阵子,近来李云龙的作品也是如此。杨兰春的《朝阳沟》曾使豫剧充满了新气象。越剧《红楼梦》至今令人百看不厌,编剧徐进功不可没。梅兰芳在京剧舞台上震古烁今,有高水平的文人黄秋岳、齐如山为他办理文案,推敲唱词,斟酌剧本。好剧本的作用显而易见,而好剧本的产生需要剧作者的努力。毋庸讳言,婺剧专业创作人员和业余创作队伍是寥落的。建立一支稳定的具有一定水准的创作队伍,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给他们以深入生活的机会,给他们以充裕的创作时间,十年磨一剑,不愁没有好剧本问世。
二是要有好的演员。再好的剧本到了蹩脚的演员手中,也会把观众赶跑。而剧种的兴盛离不开优秀的演员。京剧的名家们自不待言,严凤英、新凤霞、红线女、常香玉、小白玉霜等,也都是地方剧种的骄傲。而优秀的演员又往往是改革家,他们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同时又大胆创新,形成新的流派。想当年,梅、程、尚、荀、谭、言、马、麒同时在京剧舞台上争奇斗妍,将京剧推进到全盛时期。戏迷票友甚至跟着他们的演出班子从北京一直赶到南京上海,盛况空前至今令人怀想不已。家喻户晓的越剧,30年代还仅仅是沿街卖唱式的“的笃班”,经过“三花十姐妹”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努力,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其影响已遍及神州大地。越剧已隐隐然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而从嵊县山乡走出来的袁雪芬、傅全香、尹桂芳、徐玉兰等艺术家的名字,连同她们的流派和唱腔一起,载入戏曲的史册。婺剧的名演员不多,郑兰香垂垂老矣,吴光煜风光不再,而新一代尚未成长起来。培养一批为观众所喜爱的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演员,无疑是当务之急。
三是向别的剧种学习。任何剧种的发展都不能排拒别的剧种的精华,吸收融汇其他剧种的长处是剧种的生存发展之道。京剧的发展过程就是融合的过程,它融汇了昆曲、汉剧、秦腔和徽剧的优点。婺剧本身就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的结合体。不断借鉴汲取其他剧种的经验,扬弃不适于自身生存发展的糟粕,无疑是婺剧界应当身体力行的。
在演出剧目上,现代剧的比重应当加大。老是小尼姑下山,吕洞宾调笑女郎,观众也腻了。古人的情怀已不能使现代的观众满足,因为现代人的生活毕竟比古人丰富多彩。诚然,由于十年动乱,样板戏一花独放,现代戏名声不佳。但笔者还是相信,只要拿出新、真、深的作品来,就会恢复观众对现代戏的信任。
戏曲面临危机,婺剧面临危机,摆在婺剧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极为繁重而艰巨的。这任务的完成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我们呼吁有关领导重视这一问题,只要领导重视了,再加上全体婺剧工作者的努力,少则数年,多则十数年,一定会改变婺剧岌岌可危的状况。
1983.8.29
《金色年华》1997·3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