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20世纪戏曲史料学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900年到1949年为第一阶段,从1950年到1976年为第二阶段,从1977年到1999年为第三阶段。本文通过对20世纪戏曲史科学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梳理和概括论述,既展示了百年戏曲史研究的整体特色,又对我们准确理解和认识20世纪戏曲史料学的价值与特质具有不可或缺的实证意义和导引作用。
【关 键 词】20世纪/戏曲史/史料学
【作者简介】李鑫,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200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兰州 730070
众所周知,进入20世纪,受西方学术思潮的影响,延续数千年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体系,逐步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历史性转换,而戏曲史学的形成与发展同样经历并体现着这种变化。王国维率先以西方学理形态治戏曲史,对于元曲他“辄思究其渊源,明其变化之迹”,并且认为“世之为此学者,自余始”,其《宋元戏曲史》是中国各体文学史中最早出现的权威性著作,他所开创的命题与范式成为20世纪戏曲研究的基本模式与构架,此后众多研究者纷效其法,不断对戏曲史料进行搜求整理刊印。这一百年来,研究者不但搜集修订编制了许多专门性的戏曲史料学著作,而且发现了大量的戏曲文献,为戏曲史学和戏曲文献学的建立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对20世纪戏曲史科学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回顾与总结,不仅体现出百年戏曲史研究的整体特色,同时也决定着戏曲史研究的基本格局与走向,意义深远。
根据20世纪各个时期戏曲史料搜集整理研究的不同特点,笔者将20世纪戏曲史科学的创建演进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以下分别叙之:
从1900年到1949年为第一阶段,此阶段又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分为前后两期。20世纪最初十余年是中国学术文化的重要转型期,史学观念的转变和介入使古典戏曲研究者获得了新的思路与写作方式,戏曲史学应运而生,人们开始关注戏曲的起源与兴衰变化,而对戏曲史料的搜集整理刊行也在这种“戏曲之史”的探讨中得到积累。然而此时期戏曲史学科毕竟处于初创阶段,虽有不少人撰文推崇戏曲的地位,但专门治曲者寥寥,真正成规模、有目的的搜集研究当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随着戏曲史学的建立完善,戏曲研究被编入高校文学史教材,学术性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自觉投入到戏曲史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中去,加上社会动荡、私人藏书的大量散出等因素,这一时期戏曲史料的发现研究明显增多,诚如郑振铎先生半个世纪前所总结的:“元、明以来戏曲文学的研究,乃是,除‘词’之外,这三十年来的最有成绩者。”这一阶段对戏曲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成果出版,无论是范围、数量还是质量均超过了前人,大量古典戏曲论著、京剧史料汇编以及与清末及民国年间花部戏曲有关戏曲史料著作的出现,均体现出此阶段戏曲史料学工作的新特点。
王国维首先超越时人,致力于戏曲史料的钩辑考察,成书于1908年的《曲录》开启了古典戏曲研究的新时代,为编写《曲录》他广搜史料,如南宋周密著《武林旧事》、元陶宗仪著《辍耕录》、钟嗣成著《录鬼簿》,以及明无名氏著《录鬼簿续编》、朱权著《太和正音谱》等,这些较早反映戏曲资料的书目不仅为他以后的戏曲史述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成为后来戏曲史研究者必备之基础性资料。王氏之后,一批学者或藏书家相继致力于古典戏曲史料、论著的汇辑刊印,如1915年叶德辉将所藏高儒《百川书志外史》的朱彝尊写本与其他版本进行校勘补订,辑于《观古堂书目丛刻》,著录元明杂剧、传奇、曲话60种。1917年董康所辑《诵芬室读曲丛刊》是“20世纪戏曲研究史上第一部古典戏曲理论史料和戏曲史料汇编”。其后陈乃乾于1921、1925年先后编辑《曲苑》和《重定曲苑》,前者收录戏曲论著14种,后者增补至20种。1932年上海圣湖正音学会又据古书流通处本《曲苑》和《重定曲苑》加以增订,出版了排印本的《增补曲苑》,共收戏曲论著26种,然校印不精且舛误较多。至1940年任二北重编《新曲苑》,收录元明以来戏曲论著34种,均是辑《曲苑》所未收之曲话、曲韵而成,所附编者自著《曲海扬波》1种,则是从宋元以来的141种笔记中“爬罗剔抉而来”。
随着戏曲研究的深入进行,戏曲史料汇编工作逐渐走向专门化和系统化。清末民初,京剧剧种风行全国,为适应研究北京戏曲发展流变之需,对京剧史料的搜集整理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出现了一批专门刊印京剧史料的著作汇编。以齐如山成就最大,著有《齐如山剧学丛书》(1927-1935),具体包括《中国剧之组织》《京剧之变迁》《国剧身段谱》《脸谱》《国剧简要图案》等书,为京剧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另有张次溪所编《清代燕都梨园史料》(1934)和《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1937),对清代乾隆至民国初年北京地区的戏曲演出活动、名优传略及梨园掌故等均有反映。此外,还有周明泰著《几礼居戏曲丛书四种》(1932-1940),收录《都门纪略中之戏曲史料》、《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材》、《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后易名为《京剧近百年琐记》)、《清升平署存档事例漫抄》4种戏曲史料书籍等,均是研究京剧的重要参考资料。另外,研究者对与清末及民国年间花部戏曲相关戏曲史料的搜集整理出版也成绩斐然:如郑正秋著《民权画报·戏评·剧评》(1911),收集有关文明戏、皮黄戏剧评140余篇。潘镜芙等著《梨园外史》(1925),讲述清道咸以来的伶官故事,多为乱弹演员,是了解梨园掌故的参考资料。徐慕云编《梨园影事》(1928),汇辑清代道咸以来秦腔、昆弋、粤剧各部的名伶小影。王芷章撰《清代伶官传》(1936),辑录295名曾在清内廷供奉的演员、乐师等人的小传。天柱外史撰《皖优谱》(1939),从前人著述中摘引大量戏曲史料,辑录出170余名乾隆以来徽籍戏曲演员的小传。雪声剧务部编《雪声纪念刊——袁雪芬与新越剧》(1946),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前由著名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创建的越剧表演团体(雪声剧团)的演员简况与演出情况等。
从1950年到1976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又以文革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十七年社会较为安定,政策相对宽松,为配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戏改运动,创作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新剧本,对现存剧目的搜集整理成为前提。一方面,政府的支持和各级戏曲管理机构的有效运作,使这一时期的古典戏曲史料工作硕果累累,诚如1959年在总结新中国成立十年来古典文学整理研究工作成就时一些研究者就认为“文献资料的发现以古典戏曲方面的收获最为丰硕”,另一方面,研究者也开始重视对古代重要戏曲史料论著的系统校注和重印出版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果。与此同时,随着文物普查和考古工作的相继展开,大量长期隐藏于乡村和地下的戏曲文物史料也得以面世,它们同文字史料相互印证,使得近代以来民间花部戏曲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也收获颇丰,极大地推动了戏曲史研究的进展。然而,随着主流意识形态“左”和“僵化”思潮的愈演愈烈,至文革时期,文学艺术最终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学术研究被迫停顿,许多被排斥在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戏曲典籍被毁,不少地方的戏台、道具等文物受损严重,就连大部分戏曲史研究者也遭到人身迫害,在此环境下,戏曲史料的整理研究工作自然无法进行,出现中断。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